封好信件,朱由榔立即召集亲信将领,商讨进军事宜。
在行宫深处的御书房中,灯火通明,映照着一张巨大的沙盘,上面山川河流、关隘城池,尽收眼底。这沙盘是朱由榔特意命人制作,它精准地还原了贵州的山川地貌。
众人围坐在沙盘前,目光如炬,讨论着进军的路线。从镇远到贵阳,要经过的不仅是山川河流,更是一道道生死攸关的防线。鸡鸣关、十里关、七星关……每一个名字都重若千钧,它们是西南的屏障,也是清军的眼中钉。
“若要保贵阳无虞,则必守镇远。”马进忠沉声说道,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坚定与决心。支援镇远已成定局,现在要确定的是派多少人合适?由谁率领?这是一场关乎生死、关乎存亡的抉择。
如果去的人少,不过是杯水车薪,影响不了战局的走向。如果派的人多了,贵阳就会面临防御空虚的问题。万一洪承畴派遣精锐绕道攻贵阳,那将是一场灾难。
马宝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城中目前共有精兵三万余,百姓十余万,青壮六成。守城时可动员百姓一起,近期,百姓们也操习了军阵之法,可堪一用。可派两万精兵驰援镇远。”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贵阳城防的自信。
然而,马进忠却有不同的看法,他进言道:“不妥,贵阳乃天子行辕所在,不容有失,臣愿率精兵一万,驰援兴国公。”
随即,朝堂上的气氛变得紧张而热烈,马维兴、武大定、李昂、岑武等将领纷纷请战,他们的声音如同战鼓般激昂。
朱由榔坐在龙椅上,目光如炬。他缓缓站起身,环视着这些忠心耿耿的臣子,沉声说道:
“朕心甚慰,有尔等忠良之士,大明定能早日中兴。此战,朕率一万精兵驰援镇远,与兴国公同心协力,共抗强敌。马宝,朕命汝主持贵阳防务。马维兴、马进忠朕命尔等为后援,率一万精兵随时准备接应。武大定、岑武,朕命尔等随朕进军。李昂,朕命汝保护皇后和太子安危,不得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