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亮站在观察室门口,看着里面相拥的父女,没进去。他低头看了眼手机,另外六户家属的确认消息都回了。最早的一对,半小时后到。
第二户夫妻来得最早。母亲一进门就愣住,盯着孩子看了好久,忽然摇头:“这不是我女儿。她头发不是这样的,脸也没这么瘦。”
赵亮没急着解释,打开平板,调出一段视频。是孩子刚被救出时的画面,哭得满脸通红,一边哭一边下意识地抓自己的右耳。
“您女儿小时候也有这个习惯?”他问。
女人猛地抬头,眼眶红了。
“她……从出生就爱抓右耳。”
“这七个月,她一直这样。”赵亮把另一段视频放给她看,“每次哭,都是先抓耳朵,再蹬腿。”
父亲蹲下身,伸手想碰孩子,她往后缩。母亲咬着嘴唇,忽然蹲下来,把手伸过去:“让妈妈抱抱。”
孩子没动。她盯着母亲的脸,眼睛眨了几下,忽然伸手,摸了摸母亲的手背。
母亲当场跪了下来,张开双臂。孩子迟疑了几秒,慢慢靠了过去。
第三户家长来时,孩子正睡着。母亲站在床边,一句话没说,只是伸手摸了摸孩子的脚。她突然蹲下,掀开袜子看了一眼,猛地抬头:“她右脚第二趾和第三趾是连着的!出生时医生说要做手术,我们没做……你们怎么知道?”
赵亮递上DNA报告原件。她没接,只是抱着孩子坐到床边,脸贴着孩子的额头,肩膀一抽一抽。
郑宇轩一直站在走廊尽头,没进任何一间观察室。他听着一个个房间传来的哭声、笑声、低语声,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裤兜里的钢笔。直到赵亮走过来,递给他一份名单。
“最后一户,孩子有点发烧,医生建议延迟见面。”
“家长同意?”
“同意。他们说,等一天也行。”
郑宇轩点头,掏出记事本,翻到“援助小组”那一页。他盯着“两周跟进期”看了几秒,笔尖划过纸面,把“两周”改成“长期”。
赵亮看着他改完,没说话。
“你改这个,局里批吗?”
“不批也得跟。”郑宇轩合上本子,“案子结了,人还在。”
他们往回走时,雨更大了。接送的车还没到,七户家属抱着孩子站在屋檐下,有的用外套盖着孩子头,有的干脆把孩子裹进怀里。风一吹,雨斜着打进来,打湿了肩头。
赵亮脱下外套,撑在两个孩子头顶,蹲下身子挡风。郑宇轩转身走向警车,拉响鸣笛,车灯闪着,给后车引路。
林悦最后一个走出楼。她手里抱着最后一份康复手册,走到一对夫妻面前,把手册塞进母亲怀里。
“喂养时间表在第一页,体温监测建议每天三次,哭闹超过二十分钟要记录原因。”
女人点头,抱着孩子和手册,一句话没说,只是用力抱了抱她。
林悦退后几步,站到玻璃门内。外面,七对父母抱着孩子走向警车,身影在雨中连成一片。她抬起手,指尖在玻璃上轻轻描摹了一个弧线。
车灯亮起时,一个小女孩在父亲怀里突然扭头,冲着玻璃方向挥了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