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我们还在调试环境。”赵亮声音发紧,“他们趁我们接入离线系统时,种进了后门。”
“不止是监控。”周维看着协议结构,“这个分区能反向触发数据外泄,只要设备再次接入任何网络,哪怕只是热点共享,信息就会自动上传。”
郑宇轩走过去,拿起那块硬盘,没说话,直接走向碎纸机改装的金属粉碎装置。他按下启动键,齿轮咬合的声音刺耳地响起。硬盘被缓缓送入,外壳瞬间扭曲变形。
“所有用过的录包终端,全部换新。”他说,“一次性硬件,录完就毁。”
赵亮点头,立刻开始拆解其他设备。林悦将实验室那边的存储盘取出,贴上封条。周维重新检查每一台终端的固件签名,确认无异常。
半小时后,新设备部署完毕。周维调出断裂数据的残余跳转记录,试图还原最后的中继路径。
“黑客在末段用了动态IP轮换。”他说,“每0.2秒切换一次出口节点,常规追踪根本抓不住。”
“但有一路信号在3:17:15出现过微弱响应。”沈清的声音从平板传来,“持续时间0.04秒,功率极低,像是测试性回传。”
“为什么偏偏是这一路?”赵亮问。
“因为它没走加密碎片化通道。”周维对比模型,“其他两路用了量子加密分片,这路是明文短帧,像是故意留的漏洞。”
“不是漏洞。”郑宇轩盯着屏幕,“是试探。他们在看我们有没有能力捕捉到这一帧。”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
“顺着这帧信号反推。”周维调出历史流量数据库,“虽然IP是临时的,但服务器地理位置有限。结合信号衰减曲线和路由延迟,可以锁定三个可能的中继点。”
沈清协助输入参数,模型运算五分钟后,圈出两个园区周边的变电站和一个废弃通信基站。
“这三个点都具备边缘计算能力。”周维说,“如果他们在本地架设了中转服务器,就能实现快速跳转和信号掩护。”
郑宇轩拿起笔,在白板上画出三条跳转路径,最后一条用红笔加粗。他写下:“对手能反向渗透,具备实时监控能力。下一步,他们会换节点。”
“但我们拿到了真实路径残留。”赵亮说,“只要他们还用同样的触发机制,下次我们就能提前布防。”
“前提是他们还会再来。”林悦低声说。
“他们会来。”郑宇轩看着时间,“新生儿数据每天入库,他们的模型需要持续喂养。这不是一次行动,是一场长期运作。”
周维忽然抬头:“我刚才重放了那帧短信号的内容。它不是数据,是命令。”
“什么命令?”
“删除指令。”他指着解析结果,“目标是边缘服务器A上的缓存日志。他们想清空痕迹。”
“说明他们知道我们盯上了那个IP。”赵亮反应过来,“他们能看见我们的动作。”
房间陷入短暂沉默。
郑宇轩走到监控屏幕前,手指划过那条被完整记录的数据路径。他没说话,只是将三个中继点的位置标在地图上,连线后形成一个三角区域,正中心指向科技园区西侧的一栋未登记建筑。
他正要开口,赵亮突然按住耳机。
“有信号外溢。”他声音一紧,“从新换的硬盘阵列里……有一段未授权的固件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