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帅虽然年轻,行军打仗却是一把好手,吐蕃人在旅帅手中吃了好几次大亏。
为此,吐蕃人视旅帅和大都督为肉中刺,眼中钉,好几次派人来暗杀。
“听你们的讲述,我觉得那位林姑娘不是吐蕃的走狗。既然她那么有本事,说不定是我们的机缘。”
郭令仁长相十分斯文儒雅,脱下战袍就和执笔的读书人一样。
但他却擅长以小搏大,以少对多,与其作战风格一样,郭令仁本人十分具有冒险精神。
这让他的仆从十分胆战心惊,深怕郭家独苗苗就这么没了。
偏偏大都督还十分赞赏侄子的胆气,让他带着一千多的兵马驻守于真镇。
这两年,郭令仁好几次骑兵突袭,将吐蕃的铁骑死死拦在胡弩镇边缘。
见劝说无效,大家只能作罢。
到时候他们就是死,也一定要护着旅帅的安全。
“这些物资先交由陈先安排。”
陈先是安西都护府下仓曹参军的一名心腹,特意被派来管理这里的库房。
其实也没什么好管理的,军饷是没有的;财物基本为零。
只有一些军民自制的土布;粮食少得可怜,只能精打细算;被服也是没有库存,人均一人一套早就分下去了;军械只有一些断了坏了或者战场上捡回来的兵器。
可以说,他这个仓曹右军基本是空职,平日里做的最多的就是当陈扒皮和陈抠抠。
但今天,他们仓库里终于进东西了!
“这么多粮食,你们哪弄来的?”
“甜瓜换的。”
“嘿,小兔崽子,竟然消遣你爷爷我。”
陈先年纪已有四十多岁,比武大等人年长十来岁。
“真没骗你。”
铁头憨憨道:“陈先生,您看,这里还有盐粒子,我们用县衙里落灰的书换的。”
“什么?”
陈先听到盐,还以为听错了。
直到看到两袋子白花花的雪花盐后,都以为是幻觉。
“这是花盐?不!比花盐还要精细!”
他捏起一点尝了下,“这是用县衙里的书换的?”
“对,我挑了几十本完整的书。”
书也是很贵的东西,好几百文一本。
不过现在都乱世了,谁有心思看书。
从跑路富商宅子里带回来的书,随意地扔在箱子里,有些都卷边破损了。
徐三精挑细选出几十本品相好的书,一起打包给了林楚。
陈先拍着大腿,“早知道书这么有用,那些荒了的村镇县城里的书,我们就都收回来。”
“对了,陈先生。您这里有当初朝廷下的嘉奖诏书吗?”
“你问这个干嘛?”
陈先随口问道。
他正在心疼错失的盐袋子,对武大的问题并没有太在意。
“那人说可以用来换粮草。”
“什么?!”
陈先立刻从盐袋子上爬起来,“你不早说,我立刻给你找出来!”
当今圣上听闻他们和北庭依旧坚守后,大为感动,派人千辛万苦送来了好几封嘉奖诏书。
大都督将其中特异封赐各级将官的诏书让他们带来了于真,要是哪天这里失守,那封诏书就留在这陪葬。
反正都要陪葬,还不如用来换吃的。
吃饱后长了力气,到时候多杀两个贼兵,也不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