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家祖左宗棠> 第535章:包子、饺子与馄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35章:包子、饺子与馄饨(2 / 2)

除了辛巳专案,国防委员会还有诸多零散指令,主要覆盖一些辅助舰艇,鱼雷艇、布雷艇、护航航母等等。

左念微的目光从厚厚的文件上移开,嘴角忽然浮现出一丝笑意。

“景明。”他的声音打破了室内的沉静,带着些调侃的意味,“看你们这一项项报的造舰案,大大小小的航母一艘接一艘地往外蹦……”

单启云立刻坐直了些,以为是左念微对计划数量或可行性有疑问,正准备解释。

但左念微摆了摆手,脸上的笑意更浓了,他看着单启云:“我不是质疑,我是说,这航母呀,一艘两艘,整二十四艘,不就是在‘下饺子’嘛。”

“不,还不止饺子。这厚皮儿的、出锅慢的(Z型),得算是‘包子’,量不多,倒是把放,既能当今晚的夜宵吃,也能留明儿当主食。还有这些,小巧玲珑、专司护航反潜的,料细皮薄,看来是‘馄饨’。这一锅下去,正餐、小吃带早饭夜宵也都有了。”

单启云先是一愣,随即也反应过来,脸上也忍不住露出了笑容,他看看左念微,觉得这个比喻真是又形象又接地气,把海军这庞大造舰计划背后的热火朝天和数量规模一语道破。

“总理说的是!”单启云笑着回应,语气也轻松了不少,“江南、葫芦岛、旅顺、上海、宁波、广东,还有长崎那边,现在船台上、船坞里,可不就是热气腾腾地在‘包饺子’‘煮饺子’么?未来两三年,咱们这‘饺子’的产量,怕是要让大洋对岸的厨子也得掂量掂量了。”

左念微走到窗边,望着外面那簇新开的梅花,点了点头:“嗯,‘饺子’管够是好事......现在‘蒸笼’也有了,一定要管够。”

战争的未来会导向何处,并无人可知,这些计划是否能够全部落实,也无从可知,但现在所能做的只有尽一切可能去追赶。

不过,这几年来,中国在技术上也取得了一系列长足进步,无论是质还是量,都与1936年时不同了。

就比如一切工业的基础——钢铁工业,在1936年至1938年间,基本维持在2300万吨~2500万吨的位置,但如果从更深入的角度来观察,就会发现电炉产钢占比正在不断提高,而开战之后,无论是产量,还是质量也都有显著提高,1940年前十个月的钢产量已达到2280万吨,电炉钢也从1936年的2.5%提高到了10.7%,特种钢材的生产基本已经摆脱了平炉时代。

虽然距离欧洲各国还有着一定的距离,但总体趋势也是好的。

而更具体的分析,则可以看到冶金工业方面的进步,稀有金属铸钢、稀有金属铸铝、高强度冷锻铝合金、高强度层压胶合板......

如此种种,都与战争密切相关。

而在这其中最关键的莫过于飞机相关的内容。

搓船其实不难,日本都能攒出几艘云龙来,但飞机就不一样了,日本的飞机在二战中可以说是相当的糟糕,疾风、紫电的表现都远远不能够满足战争的需要,与其日本的期望相去甚远。

这也是多方面的结果,产能是一方面,发动机是一方面,设计也是一方面。

就设计来说,中国现在的状态还是比较好的,空军对于本国的航空工业水平有清晰的认识,各设计局也对这方面有清晰的认识。

发动机不足,那就只能依靠气动来补了,毕竟未来的敌人是英美盟军,英美两国的发动机技术独步天下,就中国的基础,电风扇想跟英美比纯属痴人说梦,而喷气机距离实战仍有一段距离,不能完全寄希望于此。

不过,就目前来说,倒还没有那么悲观,气动水平自然是相当高的,而发动机也不算差。

国防军的发动机基本是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研,但等到一战后已经称不上先进,到二十年代初便引进了大名鼎鼎的“木星”发动机,迅速展开了仿制。

“木星”毫无疑问是全世界最出名的发动机,不仅在英国名声大噪,在全世界也是一绝,历史上,法国的土地神-罗纳公司、德国的西门子-哈尔斯克、宝马、苏联的什韦佐夫、日本的中岛、意大利的阿尔法-罗密欧等著名航发公司皆引进了这款发动机。

而在二战中发光发热的BMW-801、誉、M-82N等众多发动机的祖宗也都是木星发动机。

再之后便是三十年代,同样是自研加引进的两条腿走路的路子。

到了1935年,南京中升推出了“鹤”系列发动机,算是木星(中国后裔)与木星(德国后裔)的结合体,也就是如今空军主力战机的发动机。

再后来,国防军又引进了德国的BMW-117型液冷发动机,1100马力,一开始空军与各设计局都对其抱以厚望。

但真当到了手里,那才发现真是一言难尽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