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落的则没有,受到致命伤后飞机便会立即返航,不会将自己宝贵的生命留在这种有限威慑的任务中,他们还要等接下来的航母大战。
不过,毕竟星形发动机的优点就是耐造,挨两枪也没事,不像液冷那样精贵,几架受伤的飞机甚至都能坚持到飞回机场。
次日,休整完毕的空军部队也出动了,第32战斗机大队的飞行员们早已经摩拳擦掌,只想着痛击敌寇了。
雷达照常报警,飞机照常起飞,美军飞行员们心情如常,这些时间的战斗已经让他们发生了蜕变,生命的消逝是他们所必须要付出的代价,他们只能祈祷自己活到云开见月明的那一天。
但今天的战斗还是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一款与以往的战机有着明显不同的涂装的飞机出现在了天空上。
它的速度很快,滚转性能优秀,水平和垂直机动能力都不错,按照当天幸存下来的飞行员的话,那就是——“他们滑的像是一条海蛇”。
四门15mm机枪的火力也让这条海蛇的毒牙分外锋利,但对于已经被三七式舰战毒打一顿的美军飞行员来说,这个倒没有很直观的感受。
整体来说,三六式庚型相比于己型的变化很大,由于换上了仿制法国14R发动机的隼一式发动机,它的整个机头都进行了调整,用三六式战斗机设计师冯如本人的话就是——“烫了个法兰西的头”。
除了整体更光滑了外,外观上最直观的就是进气道的变化,庚型选择了与法国人的MB-157同款的悬吊式进气道,后来大名鼎鼎的P-51野马也是这种类型的进气道。
虽然相比于堪称教科书设计的BF-109,悬吊式进气道的效率要低一些,但不会造成那么大的低空阻力,整体设计来说无疑是优选,让庚型的冲压收益相当可观。
然而,三六式本身的设计并不偏向于高空,它最初是为了前线野战出来的,因此14R在三六式上还是受到了限制,极速也只能飞到每小时603公里。
随后,15架三六式庚型战斗机掩护着12架三九式轰炸机前往瓦胡岛,对机场目标进行了快速掠袭轰炸。
行动的目标是福特岛机场,这座机场就在珍珠港旁边,象征意义非同寻常,同时这里也停泊了大量的水上飞机,对于潜艇的行动干扰很大,因此此时正是利用新式战机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的好机会。
下午3时27分,美军雷达操作员惊恐地发现,另一支规模更大的机群正从西北方向飞来,其目标直指珍珠港的心脏——福特岛海军航空站。
国防军的攻击机群巧妙地利用科奥劳山脉的遮挡和低空海面的雷达盲区,直到非常接近珍珠港时才被完全发现,这就让美军留下的反应时间少得可怜。
“敌机!低空!数量众多!”
珍珠港四周高地上的防空炮位顿时乱成一团,90mm高射炮开始向大致方向盲目射击,在空中炸开一团团灰黑色的烟云。
但为时已晚,国防军机群很快便进入珍珠港空域,然后迅速爬升。
几架正在港内巡逻的美军F4F“野猫”战斗机试图上前拦截,但效果着实一般。
战斗机的任务主要是清扫空域和压制防空,为轰炸机开辟通道,因此除了几架战机前去牵制美军战机外,剩下几架则用它们的机枪猛烈扫射福特岛上的高射炮位、机库和停放的飞机,制造混乱和杀伤。
而就在战斗机缠住美军巡逻机并压制地面火力时,12架海航的三九式轰炸机爬升到约2000米高度,排成突击队形,继续向目标前进。
每架轰炸机都在弹舱内挂了2枚250公斤航弹和4枚100公斤航弹,又在外侧挂了4枚100公斤航弹。
随着投弹命令下达,各机按照预定计划向下做俯冲动作,降低高度后轮次投下航弹。
整个空袭过程短暂而激烈,从开始俯冲到投弹完毕脱离,不过短短几分钟时间。
轰炸机们继续爬升,随后便看到了一队F4F战斗机向自己方向逼近。
中型轰炸机的自卫火力有限,自然不能硬碰,轰炸机飞行员迅速调整机身,继续爬升。
到2000米距离上,各机开始推平,以锥形阵型快速撤离战场。
第43轻轰炸机中队队长童元庆看着越来越快的速度,回头望了一眼,远远的瞧见身后的追击者,脑子灵感突发,在自己的航空日志上留下了一句话——
身后已无格鲁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