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家祖左宗棠> 第587章:新的风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87章:新的风暴(2 / 2)

第一架三七式舰轰的驾驶舱里,飞行员将节流阀推到底,几秒后,当看到地勤人员手持的信号旗甩向舰艏方向时,飞行员松开了刹车。

这架三七式舰载俯冲轰炸机带着250公斤航弹陡然加速,呼啸着向前窜去,经过数十米的滑跑以后冲出飞行甲板并从容拉升起来。

“祝诸位旗开得胜!”

第一轮轰炸的规模要小一些,因此也没有携带500公斤航弹,主打一个快去快回。

在军官和水兵们的注目下,随后又有9架三七式舰轰起飞,每架飞机的升空间隔二十几秒。

与此同时,右手边三公里外的“太微右垣”号上,一架架飞机也在不断从航母前方拉升。

经验颇丰的飞行员们展现出了相当高的水平,前后用时五分钟就完成了俯冲轰炸机编队的升空,而战斗机编队则要更晚些。

接下来,机群在舰队南边的天空中完成了编队,然后微微调整航向朝东南方向飞去。

这也是国防军的一次战术尝试,从三十年代到二战结束前,在航母战术得到广泛认可的同时,关于航母制型的讨论也非常的多。

按照航母的大小,可以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或者大型和轻型,大型航母标准一般都在两万吨以上,轻型航母则多在一万吨至两万吨之间,或者略高于两万吨。

二战的经验证明,大型航母是海战的绝对主力,日本的翔鹤级、美国的埃塞克斯级、中途岛级,英国的光辉级、怨仇级均是优秀航母的代表。

而轻型航母则以英国的巨像级和半人马级为代表,价格低廉、建造迅速、性价比较高,是良好的勤务和二线战舰。

按照航母的防护则可以分作装甲航母和常规航母,前者的典型代表如怨仇、中途岛,后者则如埃塞克斯。

而在装甲航母与常规航母论别的平行线上,机库是一项不容易受到关注,却也十分关键的内容,机库的大小、空间利用效率以及开放式或封闭式,都是值得讨论的。

开放式机库和封闭式机库的优缺点自然是其中的重点之一——

开放式机库可以通风良好,可以库内暖机、出动效率高,遇袭时也更容易释放掉压力、温度以及烟雾等,缺点则是重量较大,航母越长越大,则越无法采用;

封闭式机库则正好相反,它的缺点就是空气流通不畅,在高效的通风系统应用之前,库内暖季几乎不可实现,飞机必须来到甲板上才能开始暖机,航母放飞飞机的速度就要受到限制。

国防军作为装甲航母一派的先行者,自然对这个问题早有关注,也采取了诸多的办法。

然而,硬伤就是硬伤,想取巧是不可能的。

但针对小波次行动,国防军还是开发了新的战术,即延后战斗机的放飞。

这样可以小幅提高袭击机群的成型速度,轰炸机或者鱼雷机提前拉到甲板上暖机,放飞后直接出发,战斗机在这之后再去追赶,如此安排,则大约可以提高10%~15%的速度。

而之所以说对大机队没用,还是因为战斗机对于甲板的需求最短,即便不排战斗机,也只能增加一排俯冲轰炸机,也就是三架,机群规模越大,效率就越低,一个全甲板进攻下,整体效率则要降低20%~25%。

然而,就在航母放飞第一批战斗机之后,刺耳的防空警报却突然炸响。

多艘军舰上的雷达都发现了向己方飞来的机群,气势汹汹,显然不是什么好人。

这正是大岛的美军袭击机群。

安全起见,两艘航母还是终止了放飞,但对于天空上的战斗机的去留,产生了一些问题。

现在天空上大约有25架战斗机,对于敌人有多少,现在尚且不知,国防军的舰载雷达并不能判断机群的规模。

因此,现在是将这些飞机放出去掩护袭击机群,还是留下来保护航母,或者分一半出去,还是有争论的。

但时间并不长,前后两分钟,程师庄立即做出了决断,分出前去支援,剩下的留在舰队上空掩护。

这次袭击并不是什么大规模行动,十几架战斗机虽然不多,但也算是够用了。

当然,如果对方有埋伏,那么十几架飞机和二十多架飞机的概念就完全不同了。

美军现在已知的有三艘航母,考虑到“可畏”号的编队情况,护航机群至多六十架,25架战机还能应付,但12架就是单纯挨打了,是东所罗门活动复刻了,10架零战VS53架野猫,优势在我。

但是,现在正好是航母脱离编队放飞飞机的脆弱期,优先保护航母更重要,谁也不能保证来者是何等情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