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杀敌爆属性,从参军开始速成武神> 第166章 天下再无世家,只有皇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6章 天下再无世家,只有皇权(2 / 2)

他就像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袍,转身向外走去。

“记住,你们的时间,不多。”

冰冷的声音,留在了大厅之内。

影一对着身后的锦衣卫,做了一个手势。

数十名锦衣卫,如同潮水般,悄无声息地退去。

只有影一,和另外几名校尉留了下来。

他们走到卢承的尸体旁,一人拎起头颅,一人抬起尸身,动作麻利地,处理着现场。

仿佛那不是一个人,只是一块需要清理的垃圾。

厚重的大门,被重新关上。

大厅之内,再次陷入了死寂。

阳光,被隔绝在外。

只剩下昏暗的烛火,映照着一张张惨白、绝望的脸。

不知过了多久。

“哇”的一声。

一个年轻的世家子弟,再也承受不住这巨大的压力与恐惧,直接崩溃,趴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

他的哭声,像一个导火索。

压抑的啜泣声,此起彼伏地响起。

他们哭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命运,更是那传承了千年,却在今日,被彻底碾碎的荣耀与尊严。

王珪缓缓地抬起头。

他看着满堂的狼藉,看着那摊刺目的血迹,看着周围那些失魂落魄的同类。

他的眼中,再无一丝神采,只剩下无尽的灰败。

他知道。

一个时代,结束了。

他们这些所谓的世家门阀,从今天起,将彻底沦为历史的尘埃。

而一个新的,由那个年轻人,用铁与血,一手缔造的恐怖时代,已经……降临。

他慢慢地伸出手,看着自己那双因为恐惧和用力,依旧在不停颤抖的手。

他输了。

输得一败涂地。

输得,连反抗的念头,都再也生不出来。

……

东宫,丽正殿。

萧羽换下冕袍,穿上了一身寻常的黑色劲装。

他站在沙盘前,静静地看着上面标注出的,大唐周边的各个势力。

东有高句丽、新罗、百济。

北有东、西突厥,薛延陀。

西有吐谷浑、高昌。

解决了内部的世家门阀,他的目光,便要投向更远的地方。

郡县制,新税法,科举制。

这些,都需要海量的金钱和资源去推行。

而获取资源最快的方式,永远只有一个。

战争。

“殿下。”

秦琼和程咬金,大步走了进来。

他们刚刚从军营回来,身上还带着一股凌厉的兵戈之气。

今日长安城内发生的一切,他们都已经听说了。

无论是承天门前的屠戮,还是王家府邸的镇压。

都让他们对这位太子殿下,愈发敬畏。

“事情,都办妥了?”萧羽没有回头,淡淡地问道。

“回殿下。”秦琼躬身道,“羽林卫、千牛卫,以及长安城周边所有驻军,都已经完成了初步整编。”

“所有校尉以上的军官,都换上了我们的人。”

“军中,若有不服者,皆已……处理干净。”

他说“处理干净”四个字时,眼中闪过一抹煞气。

“很好。”萧羽点了点头。

枪杆子,必须牢牢握在自己手里。

这是他前世就明白的道理。

“咬金。”他又看向程咬金。

“嘿嘿,殿下,您就放心吧!”程咬金拍着胸脯,瓮声瓮气地说道。

“俺老程已经放出话去了,从今天起,长安城里,谁敢再嚼舌根,非议殿下和朝政,俺就亲自带人,去把他家祖坟给刨了!”

“俺还让尉迟恭那黑炭头,带了一队人,专门盯着那些个言官御史。”

“谁敢上本弹劾您,出门就给他套上麻袋,打断他的狗腿!”

程咬金的办法,简单,粗暴,却有效。

萧羽笑了笑。

对付文人,有时候,就需要用这种莽夫的手段。

“做得不错。”

他转过身,看向二人。

“接下来,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要交给你们去做。”

秦琼和程咬金神色一肃,齐齐躬身。

“请殿下吩咐!”

萧羽的眼中,闪过一抹锐利的光。

“突厥,最近可有异动?”

秦琼闻言,神色凝重起来:“回殿下,根据边关传回的军报,颉利可汗,似乎正在集结兵力。”

“其麾下数十万控弦之士,频频在朔方、云中一带骚扰。”

“臣担心,他们是想趁我大唐内部不稳,再次南下。”

“南下?”

萧羽冷笑一声。

“他若不来,本宫还要去找他。”

“他若敢来,正好,省了本宫的功夫。”

他走到沙盘前,拿起代表突厥王庭的黑色小旗,猛地一把握碎。

木屑,从他指缝间簌簌落下。

“传令下去。”

“命李靖为行军大总管,李绩为副总管。”

“秦琼、程咬金、尉迟恭、丘行恭,皆为先锋。”

“三日之内,点齐十万精锐,备足粮草。”

“本宫,要亲率大军,北上!”

“这一次,本宫要毕其功于一役!”

他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一股吞并天下的霸气。

“本宫要让那颉利可汗,跪在本宫的面前,唱征服!”

“本宫要将整个漠北草原,都纳入我大唐的版图!”

“本宫要让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秦琼和程咬金听得热血沸腾,浑身的血液,都仿佛在燃烧。

这,才是他们愿意追随的君主!

开疆拓土,建不世之功!

“末将,遵命!”

两人单膝跪地,声如洪钟,眼中,是狂热的战意。

“愿为殿下,马革裹尸,死而后已!”

太极殿。

空气中凝固的血腥味,即便经过了一夜的熏香,依旧顽固地盘踞在殿宇的每一个角落。

文武百官垂首而立,队列整齐,却死寂得像是一片坟场。

没人敢交头接耳。

没人敢抬头直视龙椅。

不,他们不敢看的,是龙椅旁边,那个为太子特设的,比帝座仅矮了半分的紫金座椅。

萧羽就坐在那里,身着一袭玄色常服,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敲击着扶手。

“笃。”

“笃。”

“笃。”

那声音不大,却像催命的鼓点,敲在每一个人的心上。

龙椅上的李渊,面色蜡黄,眼窝深陷,一夜之间仿佛苍老了十岁。

他看着下方噤若寒蝉的百官,又看了一眼身旁那个神情淡漠的儿子,嘴唇动了动,终究没能发出一个字。

这个朝堂,已经不是他的了。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内侍官尖细的嗓音响起,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死寂。

依旧无人应答。

谁敢?

谁还敢在这个时候,拿那些所谓的祖宗规矩,国家法度,去触这位太子殿下的霉头?

博陵崔氏的下场,卢承挂在城门上的头颅,就是前车之鉴。

“既然无事……”内侍官正要宣布退朝。

一个苍老,却异常洪亮的声音,突兀地响彻大殿。

“臣,有本奏!”

唰!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了队列前方。

只见须发皆白,身形枯槁的御史大夫裴矩,手持象牙笏板,从队列中走了出来。

他步履蹒跚,仿佛随时都会被风吹倒,但那根已经弯曲的脊梁,此刻却挺得笔直。

裴寂等人脸色大变,拼命地对他使眼色。

这个老家伙,是疯了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