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6章 国际反响(2 / 2)

顾远不卑不亢:“叔叔,动静是给星眠的仪式感,是我想告诉她和所有人,我对她的重视。”

“而安静地坐在这里,是给您和阿姨的尊重,是我想告诉您,我对这份感情的认真。”

许父放下笔,直视他:“你们才十八岁,你的世界很大,未来会遇到更多人,我怎么知道你不是一时兴起?”

顾远迎着他的目光:“叔叔,我的世界确实因为写作变大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36章国际反响(第2/2页)

“但正因为见识过更广阔的天地,我才更清楚地知道,哪颗星星是独一无二的,是我想用一生去仰望和守护的。”

他顿了顿,继续说:“我向您保证,我和星眠会共同成长,而不是彼此牵绊。”

许父沉默了片刻,最终挥了挥手:“哼,说谁不会。”

“出去吃饭。”

顾远松了一口气。

走出房间,许母向顾远笑了笑,转而看向许父:“老许,都完事了吧?”

“你那些东西记得收拾好,到时候我再给你放回柜顶,省的落灰。”

顾远抿了抿嘴,许父则是干咳了一声:“嗯,知道了,急什么。”

……

6月30日,顾远和国家文典出版社正式签约。

《星辰的私语》正式进入到出版流程。

顾远则专注于创作《龙族Ⅱ》。

而在世界范围内,《追风筝的人》已经成功做到在全球范围内上市。

欧洲。

《追风筝的人》已经上市数天,相关新闻在版面中频频出现。

《纽幺时报》:“备受称赞的《追风筝的人》,上市当天便展现出不俗表现。”

《全球联合报》:“顾远通过实地调研与利益回馈,为跨文化创作树立了新的伦理标准。”

而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普通大众读者的评价更加具体一些。

“我以为这又是一个营销出来的书籍,没想到这里面的温情,背叛和救赎,深深的触动了我。”

“这个故事让我感到震撼,更让我深思,我们以往阅读的类似题材,是否带着无意识的优越感?”

“这个作者真的是值得称赞,他一个年轻人,去往那么危险的地方,不得不说,他的勇气无与伦比。”

“这本书再度展现了人类的基础情感是共通的。”

以上这些评价基本代表了西方世界的主流观点。

但终究是受限于这本书的视角问题,对于西方大众读者不是很友好。

所以虽然在学术界和评论界获得较高赞誉,但在市场表现上,销量较为平稳,始终没有出现爆炸式增长。

但是在全球南方,情况却是大不相同。

某些知名媒体评价:“我们终于在一位华国作家的笔下,看到了我们自己故事的影子,没有救世主,只有坚韧的本土力量和破碎后的重建。”

尤其是在类似巴国、哥国这些有过被殖民或动荡历史的国家,《追风筝的人》引发了排山倒海般的深度共鸣。

销量因强烈的情感认同而持续走高,尤其在年轻群体中。

“创伤、记忆与救赎……”

“他不是闭门造车的天才,而是一个走入世界的学者型作家。”

“这本书的后劲太大了,‘为你,千千万万遍’这句话至今还在我脑海里回响。”

当然也会有争议。

“我不喜欢阿米尔,甚至无法同情他,他的救赎更像是一种自我解脱,真正的善良,不应该在伤害发生后才被唤醒。”

“很多人被‘为你,千千万万遍’感动,但我却感到不适,这种无条件的带有等级差异的忠诚,是否在美化一种不平等的友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