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一跤摔出来的辉钼矿(第1/2页)
“牛叔,都跟您说了,这大雪地的,您就不用跟着我们出来了。
您在营地里还暖和一些。”
一组由二十人组成的小队,正在雪后的大青山中跋涉。
刚才说话的是一个年轻人。
他是陈常在的学生陈成山,主攻的是金属冶炼和锻压铸造。
当初第一台锻压机的成功,就有他的功劳。
这一年多来,陈成山除了跟陈常在学习之外,他还跟着主管冶炼铸造锻压的张师傅学习。
张师傅对他也是倾囊相授。
而想学好冶炼铸造,那就不只是会烧炉子,能烧出来铁水就行的。
这里面的道道多了去了。
后世的冶炼归属“冶金工程”这个学科。
除了基础的高数物理化学之外,它核心的冶金原理、钢铁冶金学、有色金属冶金学、冶金传输原理。
这每一科,都有着它需要人用一辈子去研究的学问。
而冶金学最基础的东西,就是你得能够分辨矿石。
你至少不能把黄铁矿石当黄铜矿石去冶炼。
所以学冶金的学生,你还得了解地质学和矿物学。
而这里面,陈常在在教授陈成山他们时,主要是以理论为主,经验为辅。
而张师傅和那些冶炼铸造的师傅们,在教授这些学生时,则完全是以经验为主。
因为他们的理论知识确实不多。
但他们从他自己师傅手中学到的经验传承,和自己一辈子搞冶炼铸造时得到的经验,才是最大的财富。
所谓的理论,都不过是前人经验的总结。
在通过人类自己的理解,然后建立起来了一个,相对可以连贯经验,并相对可以通用,还能算是说得通的,背后规律的总结罢了。
但是,如果理论不能和实际相联系。
那么它就会越来越虚,慢慢的就变成了假理论。
实际如果不能和理论相结合,那么实际经验就无法成为体系,始终是以破碎状态存在了。
所以,如果想要向前走,向前发展,理论和实际都是缺一不可的。
而陈成山他们这一队人,就是来大青山铜矿区进行实地考察。
并探寻大青山中,队伍实际控制区内的矿产情况来的。
在金属矿产中,通常情况下,都是山区金属矿藏多,而平原少。
虽然现在大青山中大雪没膝,但这对于从雪山草地中走出来的战士们来说,这些都不算什么。
他们的老师对于稀有金属的渴求到了什么程度,他们这些作为学生的最为清楚。
虽然在年龄上来说,陈常在比他的这些学生们,绝大多数人的年龄都小。
但是对于陈常在,学生们,是真的从内心中尊重他们这个小老师。
这不但是陈常在教他们知识时教的用心。
更是他们在上课的时候,他们感觉他们面前站着的,就不是一个十八九岁的年轻人。
而是一个学识渊博,威严而又亲切的老教授。
这种感觉虽然会让人很怪异,但是他们这些学生却都认为,他们的老师就应该是这样。
这时刚才被陈成山叫牛叔的牛老汉说道:“没事,我跑了一辈子车帮了,这身体还是非常硬实的。
你们对这大青山不熟悉。
再加上这下过了大雪的大青山,更不是那么好走的。
你们要真的是在这里迷路了,出了什么事,我怎么还有脸去见陈团长和陈厂长。
他们可是把你们这些宝贝疙瘩亲手交到我手里的,就是我出事了,也不能让你们出事啊。”
这个牛老汉就是陈团长去XJ时,陈团长聘请的向导牛老汉。
在去XJ的这一路上。
牛老汉亲眼看到了,也亲身感受到了,陈团长他们这些人的所作所为。
也听了一路陈团长给他,还有他的三个编外徒弟,讲他们的理想,讲这个国家的未来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在陈团长的口中,未来的这个国家应该是安宁太平的。
没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没有遇到灾荒年时。
地主老财用三升小米,就能换走老百姓积攒了一辈子的土地那种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五十七章:一跤摔出来的辉钼矿(第2/2页)
没有给地主干了一年活,还要倒欠地主钱的事情。
在那个世界里就没有地主。
所有的土地都是老百姓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