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太上皇李世民竟谋反?幽禁五十载> 第25章 或许,是陛下赢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章 或许,是陛下赢了(1 / 2)

巳时。

太极殿。

殿中龙涎香氤氲,李世民端坐于九阶御座之上,指尖轻叩鎏金扶手上的螭首。

山东道八百里加急的奏章在紫檀案头堆成小山,最上方那本摊开的折子里,“赤地千里”“易子而食”等字眼刺得人眼眶生疼。

原户部尚书裴矩乞骸骨,李世民已经同意。

新任户部尚书戴胄出列时,玉笏都在微微发颤:“陛下,若全免今岁租调,恐国库——”

“朕知道。”李世民突然打断,玄色冕旒后的目光扫过殿中噤若寒蝉的群臣。他抓起那本沾着血渍的奏章,在满殿惊愕中起身:“传旨——”

象笏击地的脆响炸开在殿柱间:

“山东三道,今岁租庸全免!已征粮粟尽数发还!”

尚书左丞魏征猛地抬头,却见天子已扯下腰间玉带掷给殿中监:“将此物速递洛阳,换三万石米粮驰援青州。”

那玉带落地时铿然有声,露出内里磨损的麻布衬里——竟是去年渭水之盟时,突厥可汗“赠”的劣质腰带。

“陛下圣明!”群臣拱手而道。

魏徵昨夜进宫求见李世民,结果遭到了拒绝。

他心中为的是太子遇刺一事,想要为太子说说话。

结果,今天上朝时获悉了陛下的三道敕令:卫王移居延康坊,武德殿查封,原东宫禁军全部流放岭南。

想到李世民的这番处置,魏徵就知道这件事根本无法深究下去。

而且,这件事,在李世民这里,已经到此为止,如果他非要深究,只怕会让李世民对他不满。

但魏徵一想到太子称呼自己为先生,他的身体内仿佛平添了一份力量,支撑着他从朝臣队列中手持着笏板走了出来。

这一刻,群臣的目光诧异地看向魏徵,紧接着,他们眼中多了一些兴趣。

他们很期待魏徵接下来如何做。

对于魏徵成为太子的先生,他们都是知晓的。

那么,魏徵此刻站出来,为的恐怕就是在陛下那里已经翻篇过去的东宫遇刺一事。

难道他不怕陛下的怒火吗?

他没看到陛下一见到他出列,脸就黑了吗?

魏徵执象牙笏出列时,殿中也跟着骤然一静。

他分明看见李世民蹙起的眉峰,看见帝王指尖在龙案上不耐的轻叩,甚至听见身后同僚倒抽的凉气——可那袭绯色官袍还是稳稳跪在了丹墀中央。

“臣,有本奏。”

简简单单四个字,被他咬得字字千钧。

李世民咬牙切齿,说:“准奏。”

魏徵面色肃穆,“帝王之起,必承衰乱,覆彼昏狡,百姓乐推,四海归命,天授人与,乃不为难。然既得之后,志趣骄逸,百姓欲静而徭役不休,百姓凋残而侈务不息,国之衰弊,恒由此起。以斯而言,守成则难。”

魏征的意思,在场大臣心中仿佛如明镜一般:帝王的兴起,一定是承接了前朝衰亡离乱的时候,推翻了昏庸狡诈的君主,因此百姓乐于拥戴,四海之内的人都来归顺,这是上天所授予的,人们所拥护的,所以并不困难。然而得到天下后,就会变得骄奢淫逸,百姓希望安居乐业,徭役却停不下来。百姓生活艰难,上层的奢侈之风不止,国家的衰败,常常由此而起。从这个角度来说,守成是更难的。

或许,魏徵这是抛砖引玉。

守成,另有所指。

下一刻。

“太子殿下敏而好学,孝悌仁厚,实乃守成良器!陛下若行废立——”魏徵猛地抬头,双目赤红,“武德九年旧事,必重现玄武门!”

李世民闻言,直接破防了。

他猛地起身,目光看向魏徵时充满冷漠。“魏玄成!朕何时说过要废太子?!”

魏徵面色从容,缓缓直起脊背:

“一,卫王僭居武德殿,用天子车驾;”

“二,刺杀太子未受严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