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二年二月二十六日。
寅时正。
立政殿。
长孙无垢面露哀伤,她轻轻地抚摸着肚子,看着肚子一天比比一天大,她知道再过不久,她的孩子就要出生了。
只是,她宁愿这个孩子不要出生,她很担心这个孩子是个男孩。
因为如果是男孩,恐怕将来命运多舛。
而如果是女孩,就要相对好很多。
一想到李承乾,她的心就隐隐作痛。
她始终想不通,她印象中的一个懂事乖巧孝顺的孩子,怎么就变成了这样呢?
难道是因为丈夫的原因?
两仪殿那次高明抽打着丈夫,她能够感受到那个孩子心中的愤怒、怨恨......种种心绪,不一而足。
而且,那个孩子也比以前更狠了。
比起他的丈夫还要狠。
但她的丈夫,是因为不得不反抗,如果不发动玄武门之变,那么,他们一家子就都得去死。
可是,高明呢?
他已经是大唐太子,将来的大唐继承人。
虽说期间有些波折,但将来大唐还是要交到他手上的,可以说,是既定的大唐之君。
他为何要发动玄武门之变呢?
还有,那些跟着他一起发动玄武门之变的那么多人,究竟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关于这点,她心中疑惑重重。
而且,她也相信她的丈夫恐怕也无法想通此事。
仿佛这整件事就是一个谜团。
无人知晓那些跟随高明玄武门之变的人是从哪里来的?
她心中隐隐有一种猜想,但她又觉得不可能。
总不可能那些人都是凭空冒出来的吧?
还有,二郎那边也不知道过得怎样了?
从下人口中,她多少了解一些情况,反正情形不容乐观。
二郎那样一个骄傲的人,经过此事,只怕是被打击得有些深。
再想到青雀的死,长孙无垢只觉得心中一颤。
她现在每次睡觉的时候,脑海中总会浮现出青雀的模样。
青雀之死,成了宫里人的禁忌。
谁也不敢多说一句。
长孙无垢只知道青雀已经死了,至于怎么死的,她倒是不清楚,但动手的人,肯定是她的长子。
一想到这里,长孙无垢的心又是狠狠一痛,心如刀割一般,令人刻骨铭心。
也不知道哥哥一家怎么样了?
听说哥哥一家被关进了刑部大牢。
她希望不要听到哥哥的什么消息,在她看来,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她很担心会听到哥哥死去的消息。
但依现在的高明狠辣性格,她的哥哥也不知道能不能安然无事,想必是不能的。
她如今能做的事情很少,连立政殿都不能出。
终生,或可止步于立政殿了,与二郎恐怕难以再见。
至于自己的哥哥,或许,他死了,高明那个孩子也不会跟她说。
也许,在之前她劝说高明放弃储君之位的时候,高明就记恨上了自己,他的心里恐怕没了自己这个母亲的位置了吧。
令她稍感心安的是,长乐至少没受到什么影响,反而,那个孩子对于长乐倒是挺照顾的。
这点,是从伺候她的侍女中旁敲侧击得出来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