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承乾看来,她们就是太闲了,得给她们找个事情做。
而且,等他登基后,他会找个精通筹算之人统一教这些公主。
数学这一门功课,到时候也会出现。
然后,那个时候,他会安排大量的数学作业给这些他的妹妹或姐姐。
他脑海中可是有很多经典题目的,保证这些作业做得她们怀疑人生。
数学竞赛题可还行?
他读书的时候,参加过数学奥数竞赛,虽然最后只是拿了个省二等奖,但他也知足了。
毕竟,数学这个东西,很讲究天赋。
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
数学越是学得深奥了,对于有些人来说,就像看天书;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却像听世间最美妙的音符。
当年,与他一同参加奥数竞赛的同学,在他眼中已经是学神级别的人物了,结果,止步于国三。不敢想象比他同学厉害的那些人,在数学天赋方面究竟有多强。
想到此处,李承乾觉得大唐这么大,民间肯定有这方面的天才。
如果将这些人集中到一块儿钻研数学,似乎,也很不错。
于他而言,他还是很怀念数学的。
在大唐,把数学发展壮大,似乎也很不错。
想必后世之人,肯定会感激他的。
......
长安的夜,伴着皎皎孤月,带着万家私语,飘向了远方,也飘向了无尽黑夜......
仿佛这黑夜在喁喁细语。
杜家书房的烛火一直点着,却没有熄灭。
杜依艺正埋头在伏案上写着奏疏,神色肃穆。
他此次给陛下写奏疏,是因为他发现了国子监一些学生顶替了他人名额一事。
这件事,可大可小。
往小的说,在权贵子弟眼中,这只是一件寻常小事。只要不说,会一直这样下去,谁也不知道,也没有人关心那些被顶替的人的死活。
想必那些证据,也被这些人毁灭了。
但在杜依艺眼中,他觉得这件事很大。
因为那些被顶替名额的士子,他们的人生前途没了。
尤其是那些寒门子弟,他不敢想这些人被顶替后的心情。
想必他们对朝廷是有怨言的。杜依艺心想。
他能够发现这件事,还是因为无意中听到两三个国子监学生谈及这个问题,虽说偷听别人谈话可耻,但是,就他偷听到的内容来讲,很是令他震惊和骇然。
他没有想到,有些权贵子弟,简直是为所欲为。
对此,他们丝毫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在他们眼里,这只是一件小事,根本不值得为此事花时间。
而被顶替的那些人,想必,他们的天都塌了。
而且,杜依艺觉得从国子监学生走出去的,有些官员也必然存在这种顶替的事情,在他看来,这件事影响极为恶劣。
他希望能够拨乱反正,能够为那些被顶替的人发声。
陛下对此,恐怕是不知情的。
作为臣子,必须忠心。
臣子,也可以当陛下的耳目。杜依艺心想。
此事,一旦陛下插手,那么,有些人的头就要滚滚落地了。
但杜依艺觉得这些人就该杀,因为这些人在掘大唐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