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被李承乾一直盯着,沉默不语。
李承乾将目光收回,又看向刑部尚书章衡。
须臾。
李承乾这才开口道:“大理寺会同刑部,十日内厘清林申所有党羽。五品以上押解进京,余者就地斩立决。涉事世族子弟皆除仕籍,永不录用。”
“诺。”狄仁杰与章衡齐声应道。
“御史台,还有门下省,巡按河南道、河北道,还有王卿,这京兆府也要严查,凡与林申有岁礼往来者,若是自首罚俸三年,若隐匿者,以同谋论处。”李承乾目光幽幽地说道。
话音刚落。
魏徵就开口道:“陛下,这诛连是否太过......”
李承乾目光如刀,看向魏徵,说:“魏卿,朕觉得并不为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比起百姓来说,这些助纣为虐、互相包庇的官员,皆该杀!官员的命是命,百姓的命就不是命了吗?只有让天下为官者头上时刻悬挂着一柄随时可落下去的斧刃,他们才会心存敬畏而对朕敬畏、对朝廷敬畏、对万民敬畏,朕之良苦用心,魏卿可否明白?”
魏徵怔在了原地,无言以对。
王安石则是出声道:“陛下英明!陛下施仁德的对象是百姓,而不是豺狼。”
魏徵闻言,沉吟片刻,附和道:“陛下英明。”
李承乾微微颔首。
“陛下,关于陛下见百济、新罗、高句丽使者团一事,臣等认为五天后,陛下再见他们为妥。”寇准上前一步,正色道。
李承乾问:“为什么是五天后?”
寇准答:“那渊盖苏文一事,还需要收尾,而且,必须让高句丽使团相信渊盖苏文所做之事皆与高句丽无关,仅代表其个人。”
李承乾瞥了寇准一眼,淡淡一笑:“尔等是希望高句丽放弃渊盖苏文?”
“陛下圣明!”杜如晦率先开口道。
其余之人皆一一附和道:“陛下圣明!”
李承乾沉默稍顷,方道:“大唐休养生息已有数年,朕想问问诸卿,这休养生息还要持续几年时间方可?”
此话一出,全场寂静,众人纷纷陷入沉思。
李承乾皱着眉头,静静地看着这一幕。
在他看来,群臣迟疑,也就是说,这大唐休养生息还得继续一段时间才行。
就在这时。
魏徵率先开口道:“陛下,休养生息一事,不可操之过急,还需耐心等待。为君者,最忌讳的就是急躁,望陛下明察。”
李承乾听着魏徵这话,下意识地蹙了蹙眉头,但他没有出言反驳。
杜如晦似乎看出了李承乾所想,他琢磨了一会儿,就站出来说道:“休养生息是为了积蓄大唐国力,但什么样的国力才是可以结束休养生息的时候呢?这应该是可以有个东西可以衡量的,譬如,人口数量。两年前,大唐总计有九百万人口,如果大唐人口新增到一千二百万,或者更多,臣就觉得这算是达到了。当然,人口只是其中的一方面,国库存粮也是必须考虑到的。”
李承乾深以为然。
只要有一个可以参考的东西,那么,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就可以知道实现它还需要多久。
“此话言之有理。”李承乾温和地说道。
“关于国库存粮一事......臣以为至少需要达到六千万石,如此一来,可以供四十万大军远征三年。”王安石忽地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