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高句丽再次遣使来长安,贡品无数,结两国之好,帝允之。
十二月,新罗、百济皆遣使来唐,尊大唐为宗主国,帝未允,赐四书各百部,新罗、百济使者皆喜。
宣武七年。
元月,中书令寇准、尚书左仆射王安石、尚书右仆射杜如晦、门下省侍中魏徵、顾问部尚书李靖、吏部尚书诸葛亮、兵部尚书韩信、户部尚书萧何、工部尚书高俅、刑部尚书章衡、礼部尚书宴婴、宣传司郎中唐寅联名上奏,以宗庙社稷之重,劝帝纳妃,帝以国事为由,不纳。
二月,群臣以中书令寇准为首,再劝帝纳妃,帝再拒。
三月,长安百姓献万人书、群臣再奏,劝帝纳妃,帝允之,是以天下各地选妃,以充后宫,天下各州刺史皆上心,凡家中有年十二者,皆可,多派人暗中察访物色。
四月,乾坤宫始成,帝观之,大悦,厚赏工匠及其弟子近千人,众人皆喜,高呼‘陛下万年,大唐万年!’。
五月,日有食之。
六月,吐谷浑寇凉州,帝闻之,大怒,命陇右道行军大总管王翦、陇右道行军总管马援出五万兵剿灭之。十日后,吐谷浑亡,增设甘南州、海南州、海北州、黄南州、果洛州、海西州、阿坝州,阿坝州并入剑南道,余者皆并入陇右道。此战,大唐子民皆大喜,放声高歌者无数,《大唐日报》广为传之,民心振奋。
七月,陇右山崩,帝派苏辙为朝廷特使亲往,安抚陇右民,民心皆归。
八月,选妃一事定,共计选妃五百余人,帝不喜,减为三百六十五人。帝从众妃中选秘书丞苏亶之女苏嫣为贵妃,尚书右仆射杜如晦之女杜兰晞为淑妃,门下省侍中魏徵之女魏知许为贤妃,崔敦礼之女崔云笙为德妃。九嫔中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皆从民间百姓出。渤海高氏渤海县公高偘之女高嫣为婕妤,应国公武士彟之女武顺为美人,岑文本之女岑雪柔为才人。是以群臣心安。
九月,帝阅武于皇城,大喜,赏三军钱财若干。
十月,长孙无垢病愈,无忧公主病愈,帝大喜,感念无忧公主数年常伴其旁,常引帝笑,解其孤愁,感情日笃,不似长乐,赐无忧公主蓝田县实封三百户。
十一月,帝赐婚长乐公主与兵部尚书韩信,是夜,韩信入宫谢恩,君臣相对,皆喜。
十二月,七日,帝赐婚襄城公主与吏部尚书诸葛亮,是夜,诸葛亮入宫谢恩;十四日,帝再赐婚南平公主与户部尚书萧何,萧何当日进宫谢恩;二十一日,帝赐婚遂安公主与工部尚书高俅,是夜高俅进宫谢恩;二十五日,帝赐婚豫章公主与刑部尚书章衡,是夜,章衡进宫谢恩;
宣武八年。
元月二日,帝赐婚巴陵公主与中书令寇准,七日,帝赐婚普安公主与尚书左仆射王安石,十四日,帝赐婚东阳公主与宣传司郎中唐寅。
二月三日,被赐婚公主之臣,皆入宫谢恩,帝大喜,设宴待之,君臣甚欢。
三月,天下无饥。
四月,户部计大唐人口,已达一千六百万。
五月,萧何上奏,国库积粮食八千万石。
六月,无禄计内库粮食已两千万石,钱八百万贯,珠宝不计其数。
七月,群臣上表,百姓上书,帝皆阅之,自此,遂称宣武盛世,帝,号宣武大帝。
八月,贵妃苏嫣诞子李象,帝大悦,封为皇太子,十四日,加封苏嫣为皇后。
九月,五日,淑妃杜兰晞诞女李若芷,帝喜,封永康公主,七日,贤妃诞子李弘,帝喜,厚赏诸宫人,加封魏徵为太子少师,九日,德妃诞女李丹然,封永安公主。
十月,皇后苏氏再诊喜脉,帝大喜,设宴待群臣。
十一月,帝召见群臣于太极殿,再言‘日月所至,皆为唐土’,雄心昭昭,群臣大惊,帝欲开战,群臣意见不一,未果,帝不悦,言延期再论。
十二月,帝夜召张良、姜尚、刘伯温、霍去病等入乾坤殿议事,欲启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