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政事堂。
此时,烛火通明。
首席大学士寇准,王安石、杜如晦、李靖、韩信、魏徵、岑文本、杜依艺、马周、刘洎,众人依次而坐。
“某已经收到消息,高俅刚刚进宫了......”寇准忽地开口道。
话音落。
魏徵脸色一肃,“想必是为了那知行学宫一事向陛下邀功......”
王安石说:“不可否认,高俅确实有能力。”
杜如晦没有说话,保持着沉默。
李靖默默地品茶,仿佛在场所说的事情与他无关似的。
韩信低着头,脑海中想着兵法。
岑文本自觉身份不够,为了谨慎之见,决定在其他人都发言后再说话。
杜依艺想到高俅是李承乾信任的人,在他看来,此人虽然名声不好,但想必能力不凡,也就没有说话。
马周见岑文本和杜依艺都没说话,也都明智地不说话,不过,如果待会儿有人问他,他肯定会说。
刘洎在思索着寇准说话的用意,在没有摸清寇准的意图前,他不准备先开口,因为言多必失。
“只是,知行学宫修建一事,需要花费不少钱财,这钱从何处来?”寇准皱着眉头抛出这句话。
众人闻言,纷纷目露思索。
对于李承乾的内库,他们也都清楚,不可能全都用来修建知行学宫。
只是,寇准的这个问题,却是将所有人给难住了。
所有人都没有说话,保持着沉默。
“寇相想要知道的话,或许,可以去问问陛下。”杜如晦说。
寇准微微颔首,“此事,我会找陛下问清楚的。”
“其实,只要戚将军能够拿下倭国的话,大唐从此以后,就不会再缺钱了。”魏徵忽地开口道。
此话一出,众人纷纷看向魏徵,面露诧异。
他们对于魏徵可是极为了解的,绝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但今天,魏徵却是一反寻常。
“你们看着我干嘛?倭国不该灭吗?你们也是知道的,这倭国迟早会为我大唐后人带来祸患,灭掉他们天经地义。即便是让某现在去前线,某也恨不得杀一个倭国之人,为我大唐后人讨一个公道。”魏徵义正言辞地开口道。
众人收回目光,心中有些哭笑不得。
但他们对于魏徵的心思很是钦佩。
同时,他们想到了李承乾最开始是魏徵的学生。
一想到今上和魏徵还有这重关系在,所有人都对他心生羡慕。
因为这件事,很可能会被载入史册。
帝师的份量,还是极大的。
寇准闻言,抚须而笑:“魏侍中此言,若是陛下知晓,想必会极为高兴的。”
魏徵没有接话。
对于李承乾,他比在场所有人都最先接触,也比其他人更知道陛下是怎样的一个人。
“某觉得魏侍中的话不无道理,只要拿下倭国,就可以为大唐缓解燃眉之急。”杜依艺忽地开口道。
“只是,这拿下倭国一事,恐怕耗时不短。据我所知,到达倭国本土,我大唐军士需要在大海上漂泊很久......即便是快速占领倭国,但这一来一回,恐怕已经是一年后的事情了。”王安石出声提醒道。
众人闻言,纷纷摇头叹息不止。
寇准见此,便说:“关于如何筹集钱的事情,诸位若是有什么好的办法,都可以写成奏疏,到时候,我一并送给陛下。”
众人听后,纷纷点头。
与此同时,另一边。
太史局。
算学司。
书房。
李淳风紧皱眉头,在伏案上写写画画,纸上写满了各种数学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