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之的白袍骑竟在上游三十里处找到古道,用火药炸开堤岸制造逆流!
火船引燃守军营帐之际,唐军主力突然从下游浅滩突击——原来李绩早令工兵暗筑堤坝截流,露出三条隐秘通道。
泉男生知道后,面露不甘。
但他深知,如果继续待在这里,或许,自己就会将命留在这里。
没有丝毫迟疑,他带着一部分军队立即冲向辽东城内,欲将唐军拒之城外,并准备伺机向高句丽朝廷求援。
李绩并未在意泉男生,他一声令下,众将士纷纷杀气冲天,冲向驻守在东岸的高句丽守军,仿佛洪流一般,将他们淹没。
厮杀声,一直持续到黄昏。
战后。
李绩站在辽东城一处高地上望着辽东城。
陈庆之陪同在旁。
“大总管,这辽东城该如何攻克呢?”陈庆之问。
李绩思索片刻,方道:“如今,这辽东城丧失三万军队于我军手里,这辽东城守军加起来应该不足两万,若是泉男生丧心病狂,强行征民入军,也不过是将近四万而已,而我军仍然五倍于辽东城守军。只是,在本将军看来,强攻并不可取,只会徒增我军伤亡。陈将军,你可听过陛下以前讲过的一句话?”
陈庆之接话道:“大总管请说,陈某洗耳恭听。”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李绩面露微笑对陈庆之说道。
陈庆之似是恍然大悟,“大总管是从全局考虑,想尽可能地剿灭高句丽的军队......攻下城池,并非首要目的。”
李绩微微颔首:“正是如此。本将军这支主力军有二十万大军,能剿灭多少高句丽军,就剿灭高句丽军,为其余两支偏军缓解压力。而且,高句丽军死得越多,他们肯定征民入伍就越多,到时候,只要我们耐心等待,等到他们高句丽百姓都受不了的时候,那时候,本将军再一举灭高句丽国,将会轻而易举。民心若是不稳,高句丽拿什么来阻止我们?”
陈庆之看到李绩眼中闪过的自信光芒,深感敬佩,道:“大总管从全局考虑,陈庆之佩服不已。”
李绩摇了摇头,“战场上战况随时在变,但某以为以不变应万变才是上策。接下来,我们就去白岩城,不过,这里留下五万人,将辽东城困守在此,让他们无法支援他处,且不能传出任何消息。如此一来,我军就可以利用这一点,打白岩城一个措手不及。”
陈庆之沉默了片刻,方道:“大总管,此事就交给陈某,我必不会让辽东城的守军传出去任何消息,并且,会将他们死死地困守在此。”
李绩闻言,面露微笑,他伸出右手拍打着陈庆之的肩膀,说:“在这里,可能需要很长时间。那白岩城,恐怕不好攻打,但如果将白岩城拿下的话,那么,再夺取卑沙城,则辽东城防御将不攻自破。”
陈庆之认真地说道:“大总管放心,即便再长时间,只要能够灭掉高句丽,某都愿意。”
李绩没有立即回应,而是提醒道:“此一时,彼一时。除了要困守住这辽东城的守军,也要防范百济、新罗和契丹他们......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们这些国家肯定会有人懂得,必须要防范他们,到时候,他们若是来支援高句丽,特别是辽东城这边,你这边压力会不小......”
“大总管放心,有我陈庆之在,绝不会让他们联手的。”陈庆之拍着胸膛承诺道。
李绩笑了笑,他很看好陈庆之,其余的话,他也不多说,只是简单地说了一句,“辽东城,就交给你了。等灭亡高句丽后,返回长安时,你我痛饮三百杯......”
陈庆之笑道:“大总管放心,到时候,某一定会将您放倒的。”
李绩闻言,放声大笑,“好,好,到时候回长安,我再检验你的酒量。”
下一刻。
李绩下令,留下五万人马和七百白袍骑兵给陈庆之后,他就亲自率领十五万主力军往白岩城的方向行军。
陈庆之站在一处高地,目送着李绩带着大军消失在视线中。
他心想:大总管,长安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