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武九年,五月二十四日。
长安。
大雨倾盆,雷电交加。
李承乾站在乾坤殿外,负手在后,神情有些凝重。
他抬头看天,紫色的闪电将阴沉的天空撕裂出一道如渊的巨口。
“无仁,传太史局傅奕。”李承乾忽地开口道。
一直躬身候在一旁的无仁立即回道:“诺。”
目送无仁匆匆离去,李承乾有些心事重重。
旱灾还未完全解决,现在又是大雨,这大唐有些地方如果......
只怕今年粮食收成将受到影响。
大雨,从昨夜开始,一直下到了今天,丝毫不见停的样子。
即便是某些地方受灾了,传回长安,最快,也需要半天时间,而更远的......
原本,他预计在明日开始巡视关中,可是,如果明天大雨不停,只怕这计划也要取消。
没过多久。
太史令傅奕到了。
“臣傅奕参见陛下,陛下万年!”傅奕走到李承乾面前,躬身行礼道。
李承乾摆摆手道:“平身。”
傅奕才抬头,李承乾就问:“傅奕,这雨明日能停否?”
傅奕沉默了一会儿,方道:“陛下,这雨至少还要下三日。”
李承乾一怔,眉头紧锁,“你说说,这场雨会不会又引发洪水灾害?”
傅奕思索片刻,才道:“回陛下,据臣推算,大唐某些地方可能会有大水,臣建议陛下提前布置好应对手段。大水之后,可能会出现疫病,这疫病不得不防,加上粮食价格肯定也会出现波动,朝廷也需要平抑粮价,还有,有些官员可能趁机联合地方打捞一笔.....”
李承乾闻言,沉默了。
对于太史局作出的推断,李承乾没有怀疑。
在这方面,太史局是专业的。
即便是出现误差,也不会太大。
只是,若是真的,确实需要做好应对了。
于是,他看向无仁,道:“传朕的命令,让内阁大臣来乾坤殿商议事情。”
话音落。
无仁躬身领命:“诺。”
旋即,李承乾看向傅奕,问:“算学司近来如何?”
傅奕一听,不假思索地开口回道:“有李淳风在,一切都很好。而且,算学司的人才也比去年多了不少。”
李承乾点点头道:“案牍司郎中胡方,他那案牍司也需要算学司的人才,让李淳风亲自把关。”
“臣领命。”傅奕应声而道。
“没什么事情的话,就下去吧......”李承乾说。
“臣告退。”傅奕躬身行礼,而后,转身离去。
下一刻。
李承乾转身向乾坤殿走去,走到龙椅旁,然后坐下,耐心等待着寇准等人到来。
......
壹岐岛。
中央临时搭建的一处帐篷里。
戚继光、俞大猷、一众校尉,还有犬上御田锹和药师惠日都在这里。
戚继光坐在首位,扫了在场众人一眼,说:
“六天过去了,按照本将军之前的威慑、利诱、分化策略......”
众人纷纷心中一紧,将目光落在戚继光身上。
“很可惜,事实出乎本将军的意外,这些策略,并未取得什么好的实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