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朝中碍眼的五姓七望都除掉了,但长安、关中,乃至整个大唐还有很多五姓七望之人没有处理掉。
而且,除了他们之外,这朝堂中弘农杨、闻喜裴、兰陵萧、关陇门阀也无比地扎眼,甚至有些醒目。
但做事分轻重缓急,有先后之分。
李承乾脑海中有很多方法对付他们,但此事不急。
他扫了一眼群臣的方向,问:“今日,朕就在这太极殿登基,谁赞成,谁反对?”
李承乾希望有人站出来,如此,他就可以杀了此人立威。
但很显然,刚刚大殿内发生的一幕幕,冲击着群臣的心,他们都吓得胆战心惊,如今谁敢冒头去做这个刺头?怕不是在阎王面前作死?
而且,他们相信,李承乾或许就在等着有人跳出来好给他立威。
众人纷纷低头。
李承乾目露失望,接着,他继续说道:“不出声的视为不赞成......”
话音落。
群臣急忙开口,生怕慢了一步,纷纷道:
“臣赞成!”
“臣赞成!”
......
更有机灵的人,当即双膝跪地,磕头道:“臣参见陛下,陛下万年!”
这一幕,被群臣收之眼底,纷纷在心中大骂不止,但他们身体上的动作却都很诚实,都跟着磕头跪地,口中高呼:
“臣参见陛下,陛下万年!”
“臣参见陛下,陛下万年!”
......
李世民望着眼前这一幕,心中有些空落落的,仿佛被抽去了什么似的,他只觉整个人突如其来的疲惫,仿佛一下子苍老了十多岁一般。
大势已定。
他再也没有机会了。
更没有可能去翻腾出什么浪花来,或许,他才冒头,就被李承乾的人扑灭了。
如今的他,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孤家寡人。
众叛亲离,除了他,还有谁?
他的思绪不禁回到玄武门之变的前夜,那个时候的他,何曾想过会有今日?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报应,这都是报应!
朕英明一世,没想到却毁于逆子之手。
看着这些低头臣服的臣子,李世民的眼眶有些湿润。
你们以前可都是朕的忠臣啊,说好了要和朕一起开创大唐盛世的,可是,现在,你们看看你们都在做些什么?
朕只不过是稍稍落了下风,你们就全都投了那个逆子了?
你们这样做,很难让朕相信你们还是以前的那些忠臣吗?
死亡,就那么让你们恐惧吗?
不过,话说回来,这生死之间有大恐怖,也怨不得他们。
念此,李世民心中不断叹息,他的眼里再也没了一丝亮光,似乎已经认命,准确地说,是在等待着死亡的降临。
他知道,逆子李承乾是不会放过他的。
李承乾看到眼前的这一幕,面露微笑,说:“众卿平身。”
“如今,长安已经被朕掌控在手里,但关中却还没有完全掌控,故,朕需要你们的相助。”
“当然,你们谁若是拒绝的话,朕会奖励他夷灭三族。”
“即日起,由刘伯温任中书令,张良任左仆射,姜尚任右仆射,黄巢兵部尚书兼京兆尹。尔等群臣,由他们统领,限你们一个月内配合刘中书令等人掌控关中,若事不成,朕必不轻饶。且,在朕未掌控整个关中前,你们就待在宫中吧......”
“黄巢,由你带兵清理长安的不臣之徒......敢有阻挠者,杀无赦!”
“韩信,朕任命你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负责平叛各处,可便宜行事,可先斩后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