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村愿成为乱世里的稷下学宫,百家论坛,不拒任何学派门徒,只要他们能放下门户之见,真心实意为百姓做事,我愿意扫榻相迎。”
开玩笑,只有傻子才嫌弃人才多。
至于文人相轻,那是你不会用人。
墨家的制器之术能让百姓有饭吃。
公羊儒的律法教化能让百姓知礼懂法,即便是农家的耕种之术,医家的救人之技。
兵家的防御策。
只要能造福百姓,能助青石村在乱世中立足。
曹德举双手双脚欢迎他们来。
墨渊静静地听着,心中再次掀起波澜。
一生坚守墨家大义,认为墨家理念才是救世正道。
曹德能跳出学派的桎梏。
将是否能够得到百姓认可,变成唯一的标尺。
“你又如何看待各家的局限?”
墨渊想了想,追问百家各有长短。
“战国征伐不断,不是因为学派太多,而是各家互相倾轧,不肯放下门户之见,若能将各家的优势整合起来,以百姓为根,多务实少务虚,何愁乱世不平,大同世界不能实现?”
曹德反问道。
听到这个回答,墨渊彻底服气。
“好一个以百姓为尺!”
墨渊语带敬佩,拱手说道:“我算真正明白什么是兴天下之利了,能够遇到曹兄,不但是我墨渊的福分,更是百姓之福。”
曹德刚想开口客气客气,却见墨渊继续说道:“董光耀之死你不必挂心,昨夜夜里,我已潜入县衙将一封亲笔信放在了汪县令的案上。”
“什么!”
曹德脸色一变,说道:“你主动投案了?”
墨渊点点头,墨侠做事从不遮遮掩掩。
信中言明董光耀作恶多端,残害百姓。
杀人者,墨家巨子。
“董家虽是官身,我既敢出手便不怕他们的报复,若敢迁怒曹兄和青石村,墨家必与他们不死不休。”
“墨兄,你这话是何苦呢。”
曹德万万没有想到,墨渊会做到这种程度。
董家势大。
若真的胡乱撕咬,青石村必定受到牵连。
墨渊此举无疑是为青石村扫清了一个巨大的隐患。
“你我存于乱世,皆为了护民安邦,青石村是你一手建立的心血,更是我等百家弟子的论道之地,岂能让此地因为董光耀之死受到损害。”
说罢,墨渊取出一张纸条递给曹德。
朝闻道夕死可矣。
能够在青石村见到一系列难以置信的成果,听到曹德振聋发聩的理念,墨渊是真的喜欢上了这个地方。
“隔壁古县住着一位医家传人,姓秦名川,身份是医家传人,与我墨家属于旧识,先祖曾为墨家研制伤药,青石村如今人口日增,保安队训练常有磕碰,又有妇孺需要照料,这位医家的后人或许能助你一臂之力。”
墨渊三言两语介绍了纸上内容,但愿曹德能厚待这位医家传人。
相比墨家,医家传人数量更少。
曹德大喜过望,接过纸条连连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