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话语的漩涡(2 / 2)

“他这么说,把公开表示渴望金球的姆巴佩、哈兰德置于何地?显得别人不够‘纯粹’?”

甚至出现了一些阴谋论的论调:

“他是不是在向评委们传递信号?显示自己宠辱不惊?”

“巴黎内部肯定有矛盾了,林阳这是在撇清,怕表现不好被甩锅给金球压力。”

“典型的东方人含蓄?不愿意暴露真实想法?”

这些猜疑和议论,如同无数个细小的声音,汇聚成一股嘈杂的舆论洪流,再次将林阳推上了风口浪尖。他原本旨在平息讨论的坦诚,反而成为了引发更大规模讨论的导火索。

外界的议论不可避免地传到了球队内部。训练间隙,一些队友看林阳的眼神多了些复杂的东西。登贝莱在分组对抗中,与林阳的配合依旧熟练,但少了些以往那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多了一丝公事公办的刻板。

一次队内会议后,恩里克特意让林阳留了一下。

“看到那些报道了?”恩里克开门见山。

林阳点了点头,有些无奈:“我只是说了实话。”

“我知道。”恩里克拍了拍林阳的肩膀,“但在聚光灯下,每一句话都会被放在显微镜下解读。你说‘没有影响’,有些人会认为你傲慢,有些人会认为你虚伪,甚至你的队友,也可能觉得你是在刻意塑造‘完美先生’的形象,拉开了距离。”

恩里克看着林阳:“管理舆论,也是顶级球员的必修课。有时候,适当的示弱,或者将话题引向团队,反而是更好的选择。”

林阳沉默了。他意识到,问题或许不在于他说了什么,而在于他“林阳”这个身份,在金球奖这个敏感时期,所说的任何关于此话题的话,都会被赋予额外的含义。

接下来的比赛,对于林阳而言,每一场都像是舆论监督下的公开处刑。他每一次拿球,每一次传球失误,每一次射门偏出,看台上和网络上都可能响起一阵若有若无的嘘声或嘲讽。

联赛第九轮,客场对阵蒙彼利埃。比赛进行到第60分钟,巴黎久攻不下,比分仍是0比0。一次前场进攻中,林阳在禁区弧顶获得了一次不错的远射机会,他摆腿劲射,皮球却高高飞向了看台。

瞬间,客场看台响起了刺耳的嘘声和哄笑声。网络上,实时讨论区立刻被“就这水平还想拿金球?”、“原形毕露”等评论刷屏。

林阳看着飞走的皮球,用力抿了抿嘴唇,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默默地转身回防。但熟悉他的人能看出,他眼神里的火焰燃烧得更加旺盛了。

压力,就像一块磨刀石。它可能磨去你的锋芒,也可能将你打磨得更加锋利。

第78分钟,转机到来。巴黎获得前场右侧任意球。林阳和佩德里再次站在球前。这一次,林阳的目光异常坚定。他助跑,没有选择大力轰门,而是踢出了一记弧度、速度、力量都恰到好处的香蕉球。皮球绕过人墙,在蒙彼利埃门将绝望的目光中,直挂球门死角!

Goooooal!世界波!林阳!

进球后的林阳,没有疯狂庆祝,他只是跑到客队球迷看台前,将手指轻轻放在嘴唇上,做出了一个“安静”的手势。眼神冷静,却充满了力量。这个动作,如同一声无声的惊雷,在所有质疑者耳边炸响。

最终,巴黎1比0小胜蒙彼利埃。

赛后,面对再次围上来的记者,关于金球奖的问题再次被提及。这一次,林阳的回答简短而有力:

“我说过,我的注意力在球场。今天,我的进球帮助球队拿到了三分。这就是我的回答。”

林阳不再试图去解释,去说服。他选择用足球本身,用决定比赛的表现,来回应所有的猜疑与喧嚣。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