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一瞧!看一看!新鲜出炉的热包子,皮薄馅大只要三文钱一个!”
“冰糖葫芦!卖冰糖葫芦嘞~”
街道上。
苏仪穿着一身锦衣走在最前。
在他身后除了跟着一名二十多岁的侍女芸姐外,还跟着数名苏府的侍卫。
“小公子,要来串冰糖葫芦吗?”
卖冰糖葫芦的老汉,见苏仪看向自己,连忙笑呵呵的询问。
“抱歉,家母有过交代,不让我吃太多甜食。”
苏仪彬彬有礼的冲着老汉道。
见状老汉也是倍感惊奇,这么小的娃娃却是如此知礼,不愧是大户人家出来。
秋风城虽不是什么大城,规模却也算不上小。
最起码以苏仪的脚程,半天下来也只能逛上一两条街。
跟在苏仪身后的几人,也是没摸清楚这位小少爷的想法。
半天走下来,小少爷几乎没有买过什么东西,那些孩童喜爱的各种小玩意、小零嘴。
小少爷看也不看一眼,反而对于各种书卷更感兴趣。
少数买的几样东西,也都是回去送给老爷夫人的。
“你们说老爷夫人是怎么教的?小少爷这般年幼,却是如此聪慧懂事。”
“谁知道呢,我家那娃娃都八岁了,也没见他给我端过一次茶。”
几名侍卫跟在后面低声交谈着,言语间已然打算回去教训自家孩子了。
眼看天色渐渐暗淡,不用芸姐提醒,苏仪也是带着几人转身朝家中走去。
可当他们走到街头时,却发现街头多了一伙正准备去饮酒作诗的文人。
“徐兄上次所做的咏冬诗,当真是一绝!”
“寒云垂野雪初停,风卷残枝叩户棂。这意境,我等再学上十年也写不出。”
“还有这后半句,围炉且煮陈年酒,静听檐冰坠玉声。”
“就凭这一首冬晚,我等当浮一大白!”
“呵呵,诸位谬赞了,徐某拙作当不起如此夸耀。”
那名徐姓文人口中虽是谦辞,但脸上却带着几分自得之色。
显然是对自己所做之诗也颇为满意。
毕竟他这首冬晚,就连城主听了都赞不绝口。
就在这时,徐寻也发现了正面露好奇,看向自己的苏仪。
“这位小公子,也对诗词感兴趣?”
“是!”
苏仪闻言规规矩矩的冲着徐寻一礼,
“苏仪见过先生。”
“苏仪?这名字有些耳熟。”
旁边有文人喃喃了两句,旋即便反应过来道,
“可是被称为苏家神童的苏仪?”
“神童之名愧不敢受。”
见苏仪那稚嫩的脸上,竟是充满了庄重之色,那名文人也下意识郑重起来,
“可是城南苏员外的公子?”
“是。”
苏家神童?
徐寻有些好奇的打量着眼前苏仪,他久居秋风城,对于苏家神童之名自然也是有所耳闻。
没想到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听闻苏神童三岁便能吟诗作赋,八书十二经倒背如流,不知今日能否见识一下?”
另外一名长着满脸麻子的文人,突然开口讥讽道。
“张琦,怎可如此无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