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钰既然今日已经把绣制屏风需要用到的东西全部给楚言带来了,自然便是做好了准备。
“这花样子,是知县夫人根据书画大家梁先生的松鹤图临摹而成,楚娘子按照这幅图来绣,无需绣得一模一样,有个五六分相像便足矣。”一边说着,赵钰又把那张图拿给楚言。
说来也巧,前世的时候,这张松鹤图的真迹,楚言有幸看过一次,至今仍记在心中。知县夫人虽然画技不差,但临摹出的这一幅图,到底少了些神韵。
思及此,楚言便更有信心了许多。
“赵掌柜放心,两个月之内,我定能完成这屏风的绣制。”
将赵钰送出门,楚言就忙不迭地开始准备起来。
这一整扇屏风面积不小,图样又复杂,首先要做的,便是将要绣的图分出区域,再搭配绣线。
殷氏不忍楚言这般忙碌,索性也来到一旁,给楚言帮忙,婆媳两个忙了小半个时辰,总算将第一个区域要配的绣线全部搭配好,又在屏风上面用炭笔描了花样子。
瞧着楚言描出的花样子,殷氏心中隐隐有些担忧:“言丫头,虽说娘觉得,你这花样子画的,比知县夫人要好看些,但是这毕竟跟知县夫人给的画有些不一样,知县夫人会不会不高兴?”
楚言心里知道,殷氏是在为自己考虑,耐着性子开口解释:“娘,真正的松鹤图就是这样的。况且知县夫人不也说了,能绣出五六分相像便足矣吗?”
楚言能够这般笃定,自然也是知晓,他们所在的清安县,知县是百年难遇的好官,知县夫人的性情,更是再温和善良不过,且再过上三年,知县便会调任回京城,将来在京城另有一番作为。
但是这些,楚言都不能说出来,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做好她手边的事,先同知县一家交好,也算是为以后做准备。
接下来几日的时间,楚言鲜少出门,几乎每天都在家里刺绣。
白日里,殷氏就陪在楚言身边,每天按时帮她准备饭食,替她煎药。楚言刺绣若是超过一个时辰,殷氏还会及时提醒她休息,偶尔还带着她去村里走一走,这几日下来,村里已经有别家的媳妇主动找楚言搭话了。
相比于楚言,县城李家,楚佳佳的日子却过得苦不堪言。
那一日从塘梨村回到县城,楚佳佳借口自己得神仙指点,偶尔能知道一些未来的事,在三天之后帮李家的铺子谈成了一笔订单,总算在李家暂时站稳脚跟,被李家承认是李员外的正妻了。
可除此之外,李员外对她依旧厌恶,两个孩子非但不肯认她做娘亲,还屡次捉弄于她,至于李家的老夫人,更是每日天不亮就叫她过去床边伺候,给她立规矩。
短短几日下来,楚佳佳每日都在围着那老太婆转。
李家虽只是普通的富户,却十分重视规矩,婆母吃饭的时候,她要在一旁布菜,伺候婆母吃饭,等到老太婆吃完了饭,往往已经过了用膳的时间,楚佳佳也只能草草吃上几口,再服侍婆母用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