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昊听了,心跳加快。这可是意外之喜,这下启动试验田的资金就有来源了。
“王厂长,您能引荐一下吗?“
“当然可以。“王厂长很痛快,“出版社总编辑钱华是我表哥,你的翻译纸稿我也看了,比那些半桶水的大师强多了。你要是过去,倒是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
“我一定尽力而为。“
“那就好。“王厂长满意地点点头,“对了,关于你的农业试验,我也有个想法。“
“您说。“
“我有个老同学在市农林局工作,现在是副局长。“王厂长说,“改天我把你介绍给他认识认识,也许能帮上忙。“
郑昊没想到会有这样的意外收获,连忙说:“那就太感谢您了。“
“别客气。“王厂长摆摆手,“咱们都是为了国家建设嘛。有能力又有理想的年轻人,就应该得到支持。“
谈话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王厂长对郑昊的印象越来越好。最后,王厂长亲自安排张科长带郑昊去联系出版社。
“小张,明天你带小郑去见钱华。“王厂长吩咐道,“把情况详细介绍一下。“
“好的,王厂长。“
“小郑,有什么困难尽管说。“王厂长拍了拍郑昊的肩膀,“像你这样有能力又有理想的人才,一定不能被埋没。“
走出厂长办公室,郑昊心情激动得难以平静。这次市里之行的收获,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
“郑师傅,你可真是走运啊。“张科长感叹道,“我从未见过王厂长如此对待一个人,即便是高级别的领导,他也向来不假辞色的。“
“感谢王厂长和你的栽培。“郑昊谦虚地说。
“别谦虚了。“张科长笑道,“有真本事的人,到哪里都会发光的。走,咱们先去食堂吃饭,明天再去出版社。“
在厂食堂吃饭的时候,郑昊遇到了其他几个县来的师傅,他们难得聚在一起,故没有离去,正在互相讨论心得。大家对郑昊昨天的表现很是佩服,纷纷过来打招呼。
连老刘也过来说话:“小伙子,昨天我说话重了,别往心里去。你的本事确实没话说。“
“刘师傅客气了。“郑昊连忙说,“我也是只是碰巧会那么一点。“
“一代后浪推前浪。“老刘摇摇头,“有机会多交流交流。“
第二天,张科长带着郑昊往出版社走。路上,张科长详细介绍了出版社的情况。
“钱华钱总编是个很有学问的人,对技术翻译很有研究。“张科长说,“你要是能得到他的认可,以后的翻译工作就不愁了。“
“我会努力的。“郑昊点点头。
市出版社在市中心的一栋三层楼里,看起来很古朴。门口挂着“市人民出版社“的牌子,进进出出的都是文化人的样子。
“就是这里了。“张科长说,“咱们上去吧。“
市出版社的办公楼虽然古朴,但里面却很有文化气息。走廊墙上挂着许多宣传画和标语,还有一些书法作品。郑昊跟着张科长上了二楼,来到编辑部。
“钱总编在吗?“张科长在一个办公室门口敲了敲门。
“谁啊?进来。“里面传来一个温和的声音。
张科长推门而入,郑昊跟着走了进去。办公室不大,但书很多,墙边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图书,桌上也堆着厚厚的稿件。
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正埋头看稿子,听到脚步声才抬起头来。他戴着一副眼镜,看起来很有学者风范。
“小张?“钱华放下手中的稿件,“你怎么来了?“
“是王厂长让我来的。“张科长开门见山地说,“他让我带个人才过来给你认识认识。这是郑昊,昨天帮我们解决了德国设备翻译问题的那个年轻人。“
“哦,是老王介绍的?“钱华立刻来了兴趣,站起身仔细打量着郑昊,“就是你翻译了那些德语技术资料?昨晚老王给我打过电话,极力向我推荐你,都多少年没见他这么卖力了。“
“是我,钱总编,不过更多地是王厂长的夸赞。“郑昊恭敬地说。
“坐,坐。“钱华热情地招呼两人坐下,“老王的推荐我还是很信任的。我正好有事想找你商量呢。“
“什么事?“郑昊问道。
钱华从桌上拿起一本厚厚的德文书:“你看看这个,能翻译吗?“
郑昊接过书一看,是一本关于精密机械加工的德语技术手册。他翻了几页,发现内容涉及各种机床操作、工艺流程和技术标准。
“这本书我能翻译。“郑昊肯定地说,“不过工作量挺大的,需要一些时间。“
“太好了!“钱华兴奋地说,“你不知道,我们为了找德语翻译的事已经头疼好久了。“
张科长在旁边解释:“钱总编,你们出版社是不是有很多这样的外文书需要翻译?“
“岂止是很多,简直是堆积如山。“钱华苦笑着说,“现在国家进口了不少外国技术资料,但翻译人才太缺乏了。特别是既懂专业技术又懂外语的,更是凤毛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