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三章 开始播种(2 / 2)

付司令见书记发火了,只好悻悻地走开。

“这人就是故意找茬。“村民们都很不满。

“别理他,咱们继续。“郑昊说。

大棚参观结束后,刘明华开始布置测试工作。

“我需要在大棚里放几个温度计。“他说,“分别测量不同位置的温度。“

“放在哪里?“

“东、西、南、北四个角,还有中央。“刘明华在地上画着示意图,“这样能全面了解大棚的温度分布。“

“还要记录时间?“

“对,每两个小时记录一次,连续记录三天。“

“这工作交给我们知青吧。“王家祥主动请缨,“我们有文化,记录数据比较准确。“

“那太好了。“刘明华很高兴,“有你们帮忙,工作就轻松多了。“

于是,知青们和村民开始轮流值班,负责记录大棚的温度数据。

三天后,测试结果出来了。

“效果非常好!“刘明华看着数据表格,兴奋地说,“白天最高温度28度,夜晚最低温度12度,比室外平均高8—10度。“

“这么明显?“村民们都很惊讶。

“是的,而且温度很稳定,没有大的波动。“刘明华说,“这说明大棚的保温性能很好。“

“那现在可以种菜了吧?“

“可以了。“刘明华点头,“今天就开始播种。“

村民们都很兴奋,纷纷询问种什么菜。

“第一茬种白菜、菠菜和萝卜。“刘明华说,“这些菜适应性强,生长期短,比较容易成功。“

“为什么选择这些菜?“

“白菜30天就能收获,菠菜35天,萝卜稍微长一些,需要50天。“刘明华解释道,“而且这些菜耐寒性好,即使大棚出点小问题,也不容易死。“

“那我们现在就开始播种?“

“现在就开始。“

播种工作很有仪式感。刘明华亲自示范,在大棚的东头开始第一垄。

“播种要均匀,不能太密也不能太稀。“他一边播种一边讲解,“小白菜的株距是10厘米,行距是15厘米。“

“为什么要这么精确?“村名不解的问。

“密度合适,菜才能长得好。“刘明华说,“太密了互相争夺营养,太稀了浪费土地。“

这群朴实的村民平日里虽也种地,但都是凭借经验,这还是第一次见这么种地还需要数学指导的场面。

郑昊也参与了播种,他负责菠菜区域,没办法,种地属实不是他的强项。

“菠菜的种子比较小,要小心一些。“他一粒一粒地放着种子,“每个穴里放2—3粒,这样保证出苗率。“

小妹郑丽也要帮忙,但是手太小,只能在旁边递种子。

“四哥,这些小种子真的能长成菜吗?“她好奇地问。

“当然能。“郑昊笑着说,“等播完种,再过些天你就能看到嫩芽了。“

播种工作持续了一个下午。大棚里整整齐齐地分成了三个区域:小白菜区、菠菜区和萝卜区。

“种子都播完了。“刘明华满意地看着自己的作品,“接下来就是浇水和等待了。“

“要浇多少水?“张国强已经提好水桶准备去灌水了。

“第一次要浇透,但不能积水。“刘明华说,“以后每天浇一次,保持土壤湿润。“

浇水工作由郑昊和几个村民负责。他们用水桶从井里打水,然后用瓢一点一点地浇在种子上。

“这水温怎么样?“有人问。

“正好,不冷不热。“刘明华测试了一下水温,“太冷的水会影响发芽。“

浇水完毕,播种工作全部结束。

“现在就等着发芽了。“郑昊看着湿润的土地,“一般几天能出苗?“

“在这种温度下,小白菜3—4天就能出苗。“刘明华说,“菠菜稍微慢一些,需要5—6天。“

“那我们明天就来看?“

“可以,但是别天天翻土看种子,那样会影响发芽。“

“昊子,你说这些种子真的能在冬天长出来吗?“回到家后,母亲李秀花有些担心问到。

“一定能的,妈。“郑昊开玩笑的说,“你是不相信明华的专业么?“

这段时间的相处,两人关系越发密切,不再用同志的称呼了。

“哎你这小孩,我不是这个意思!“母亲佯装生气,“明华你别听他乱说!“

刘明华已经见怪不怪了,自从住进这个家,他体验到了从未有过的温馨感

“阿姨放心,现在各项数据都正常,肯定能成功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