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们趁热打铁“张斌招呼道,“把其他两台万能铣床也改造成滚齿机!“
郑昊走过去看了看,这两台设备的型号倒是相同,只需再生产两套滚齿机的构件加装上去就行。
“需要多长时间?“张斌问道。
“一天。“郑昊估算了一下,“主要是制作传动部件,组装倒是很快。“
“那太好了。“张斌满意地点点头,“马建军和张永康继续跟你配合。我再调两个人过来帮忙。“
很快,车间里就忙开了。
郑昊根据第一台的测试,把图纸进一步完善,标注得更加详细。马建军和张永康已经有了经验,干起活来明显快了不少。
“小郑,这次我们能不能改进一下设计?“马建军一边加工轴承一边问道,“昨天那台机器,拨片的位置调整起来有点费劲。“
“可以。“郑昊想了想,“我们在拨片座上加个调节螺丝,这样调整起来更方便。“
“好主意!“马建军眼睛一亮。
旁边围观的师傅们也都很感兴趣。滚齿机的效率让所有人都震惊了,现在大家都想学学这个新技术。
“小郑,能不能教教我们?“一个年轻师傅问道,“万一以后要操作这种设备,我们也得会啊。“
“当然可以。“郑昊很爽快,“其实操作比传统方法还简单,主要是转动的角度,按我给我图纸来,不要改动。“
郑昊说的简单,其实滚齿机最重要的地方就在于转动的角度,这都是他前世参与过才极快的推算出来。不然单是用到的微积分知识,都足够难倒这整个厂的人。
他一边工作一边讲解,很快就聚集了一圈人。
“关键是要理解传动原理。“郑昊指着正在加工的齿轮说道,“铣床每进给一个齿距,分度头就要转动对应的角度。“
大家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提出问题。郑昊都耐心解答,气氛很热烈。
“机器加工的一致性确实比手工好。“郑昊说道,“而且不会因为疲劳影响质量。“
第二天中午,第二台和第三台滚齿机的主要部件都做得差不多了。
张永康开始组装,郑昊在旁边指导。有了昨天的经验,这次组装顺利多了。
“这个连杆的位置要稍微调整一下。“郑昊说道,“角度不对,传动会不准确。“
“像这样?“张永康调整了一下位置。
“对,就是这样。“
很快,第二台滚齿机就组装完成了。启动试验,运行非常顺畅。
“成功了!“马建军兴奋地说道,“这台比昨天那台调试得还快。“
围观的师傅们都拍手叫好。
“小郑,你这技术真厉害。“
“两台滚齿机,效率就能翻倍。“
“照这样下去,订单很快就能完成了。“
下午,第三台滚齿机也开始组装。有了前两台的经验,这次更加顺利。
三点钟的时候,张斌带着王厂长过来视察。
“进展不错啊。“王厂长看着三台滚齿机,很满意,“都能正常工作吗?“
“都没问题。“郑昊说道,“现在三台设备同时工作,一天能完成600个齿轮。“
“600个?“王厂长吃了一惊,“那我们这批1000多个齿轮的订单...“
“两天就能全部完成。“张斌在旁边补充道。
王厂长心里激动得不行。
原来需要一个月的订单,现在两天就能完成,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们可以提前交货,意味着客户会更加满意,意味着厂里的声誉会大大提升。
更重要的是,这种技术推广到其他订单上,厂里的生产能力将会有质的飞跃。
“小郑,“王厂长拍拍郑昊的肩膀,“你这个技术创新,价值可不只是完成一个订单这么简单。“
“王厂长,您是说...“
“我是说,这种滚齿机技术,可能会改变我们整个机械加工行业的格局。“王厂长的语气很严肃,“效率提高二十倍,这是什么概念?这是技术革命。“
郑昊心里也有些激动。
在这个年代,技术创新的价值确实是巨大的。一项新技术可能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
“王厂长,那我们接下来怎么办?“张斌问道。
“继续完善技术,扩大应用范围。“王厂长说道,“我要向上级详细汇报这个技术创新,争取更大的支持。“
“还有,“王厂长想了想,“小郑这次的技术创新对厂里贡献很大,应该给予表彰。“
他从口袋里掏出钱包,数出五张一块钱的票子。
“小郑,这是厂里给你的奖金,五块钱。虽然不多,但这是对你技术创新的认可。“
周围的师傅们都投来羡慕的眼光。
“五块钱奖金!“
“这可是大数目啊。“
“小郑真厉害,又涨工资又拿奖金。“
“我干了十年也没拿过技术奖金。“
郑昊接过这五块钱,心情有些复杂。
对于周围的师傅们来说,五块钱确实是笔不小的数目,相当于他们好几天的工资。但对他来说,光是翻译一本书就能拿到六百块钱,这五块钱的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