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边看资料,一边回忆前世接触过的类似设备。
压力容器这种设备,常见的问题无非是焊缝质量、材料疲劳、密封性能等几个方面。
德国人的技术虽然先进,但在实际应用中也会遇到各种问题。
“明天就看德国专家具体提什么问题了。“郑昊合上资料,准备休息。
第二天一早,整个石化机厂都紧张起来。
厂门口拉起了横幅:“热烈欢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技术专家莅临指导“。
刘建华一大早就在厂门口等候,郑昊也被要求穿上了最整齐的工作服。
上午九点半,一辆黑色的伏尔加轿车驶进了厂区。
车上下来三个外国人: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戴着黑框眼镜,一看就是技术专家的模样;另外两个相对年轻一些,手里拿着各种仪器箱。
“欢迎,欢迎!“刘建华连忙上前握手。
领头的德国专家看了看四周,用德语说了一句什么。
郑昊立刻上前,用流利的德语回答:“汉斯·穆勒博士,欢迎您来到石化机厂。我是郑昊,今天为您担任翻译。“
德国专家明显一愣,没想到这个年轻的中国人德语说得这么标准。
“您的德语很好。“穆勒博士用德语称赞道,“在哪里学的?“
“自学的。“郑昊流利的地回答,“我们工人热爱学习。“
旁边的刘建华虽然听不懂德语,但看到德国专家脸上的表情,知道郑昊的表现不错,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
“额,德国专家说的什么?“刘建华问道。
“他夸我德语不错。“郑昊翻译道,然后转向德国专家,“博士,这位是我们的刘厂长。“
穆勒博士与刘建华握手,“很高兴见到您,刘厂长。我们今天来主要是解决压力容器的技术问题。“
郑昊立即翻译给刘建华听。
“请问具体是什么问题?“刘建华通过郑昊询问。
“在最近的检测中,我们发现其他省有两台压力容器的焊缝出现了微裂纹。“穆勒博士严肃地说道,“因此我们决定都检查一遍。“
郑昊翻译完,刘建华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焊缝裂纹可不是小问题,万一出了安全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想先实地检查一下设备,然后制定处理方案。“穆勒博士继续说道。
“没问题,我们马上去车间。“刘建华通过郑昊回答。
一行人向压力容器车间走去。
路上,穆勒博士突然用德语问郑昊:“你除了翻译,还懂技术吗?“
“懂一些。“郑昊谦虚地回答,“主要是机械加工方面。“
“很好。“穆勒博士点点头,“这样沟通起来会更准确。“
郑昊心里暗笑,如果这位德国专家知道自己对压力容器的了解可能比他还深,不知道会是什么表情。
但现在,他只是一个20岁的翻译,还是低调一些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