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七章 嘲笑(1 / 2)

“这里是我们厂的精密加工车间。“刘建华介绍道,“主要生产各种齿轮和精密零件。“

施密特和韦伯好奇地四处观看,对车间里的苏联设备仔细端详着。

“这些都是60年代的苏联设备吧?“施密特用德语对韦伯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轻视。

“看起来确实比较陈旧。“韦伯点点头,“至少落后我们20年。“

郑昊在旁边听得清清楚楚,但没有立刻翻译。

“请问,这是什么设备?“施密特指着一台6N82型万能铣床问道。

“6N82型万能铣床,主要用于加工齿轮。“刘建华通过郑昊回答。

施密特和韦伯交换了一个眼色,施密特用德语说道:“用铣床加工齿轮?这种方法我们10年前就淘汰了。“

“效率太低了,而且精度也不行。“韦伯摇摇头,“现在我们都用数控滚齿机,全自动的。“

郑昊忠实地翻译了这些话,刘建华的脸色有些难看。

“能介绍一下加工一个齿轮需要多长时间吗?“韦伯问道。

“一个普通的齿轮大概需要2个小时。“孙师傅答道。

“2个小时?“施密特惊讶地说道,“我们的数控滚齿机3分钟就能完成。“

“3分钟!“车间里的几个师傅都惊呆了。

“而且精度是你们的数倍以上。“韦伯补充道,“完全不需要人工干预。“

施密特继续说道:“我们现在使用的是五轴数控滚齿机,配备了激光测量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加工精度。“

“激光测量?“周作涛疑惑道,他都没听过这个词,但感觉很厉害。

“是的,激光干涉仪可以精确到0.001毫米。“韦伯却不知道周师傅的疑惑点,开始解释道,“这种精度是传统方法无法达到的。“

郑昊一边翻译,心里一边震惊。虽然他知道德国技术先进,但没想到当下的差距这么大。

“那埋弧焊接设备呢?“施密特指着远处的焊接区域问道。

“我们主要用手工电弧焊。“刘建华有些尴尬地说道。

“手工焊接?“韦伯摇摇头,“我们10年前就全部自动化了。埋弧焊接速度是手工焊的10倍,而且质量稳定。“

“自动埋弧焊,可以24小时连续作业。“施密特补充道,“速度顶得上顶十多个焊工。“

车间里的焊工师傅们听到翻译,脸色都不太好看。

“我们的压力容器焊接,全部采用数控埋弧焊。“韦伯继续说道,“焊缝质量比手工焊高得多,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设备很少出问题。“

这话明显是在讽刺今天上午的事情,穆勒博士在旁边脸色更加难看。

走到另一个区域,施密特看到一台正在加工的车床。

“这台车床的精度怎么样?“他问道。

“0.05毫米。“操作工师傅自豪地回答。

“0.05毫米...“施密特用德语对韦伯说道,“看来他们的设备真的太老旧了。“

伯摇摇头,“而且他们还需要人工操作,效率太低。“

“我们现在的车床都是全自动的,“施密特说道,“输入程序就可以连续加工几百个零件,精度完全一致。“

郑昊听着这些话,心里越来越沉重。差距实在太大了。

这时,周作涛想起了什么,对郑昊说道:“小郑,要不你给他们介绍一下我们的滚齿机改造项目?“

施密特听到“滚齿机“这个词,产生了好奇:“你们有滚齿机?“

“不是,是我们自己改造的。“郑昊解释道,“把万能铣床改装成滚齿机。“

施密特和韦伯对视一眼,都笑了,他们知道在几个省重点项目上,可能有苏联支援的滚齿机,但改造成滚齿机,他们也充满好奇。

“用铣床改装滚齿机?“施密特用德语对韦伯说道,“这个想法很有趣,就像用马车改装汽车一样。“

韦伯也笑道:“确实很有创意,不过实用性就...“

郑昊听懂了他们的对话,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能让我们看看吗?“施密特带着一种看热闹的语气问道,“我很好奇你们是怎么改装的。“

“当然可以。“郑昊冷静地说道。

一行人来到了准备改造的万能铣床前。

郑昊拿出图纸,开始解释改造原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