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的。“郑昊说道,“王大妈,我不在的这段时间,院子就麻烦您多照看一下。“
“放心吧,都是邻居,应该的。“王大妈爽快地答应了,“你好好回家过年,我们在这儿等你回来。“
在这里住了小半年,郑昊逐渐摸透了这些老北京的秉性,虽然有些高傲看不起人,但要是有事相求,他们如果答应了,便会尽心尽力完成。
晚上,郑昊坐在院子里,看着满天的星星,心中充满了期待。明天,他就要踏上回家的路了。
这一年,对他来说变化太大了。从一个普通的技术员,到参与国家重点项目的核心成员;从住集体宿舍,到拥有自己的四合院;从经济拮据,到收入丰厚。
更重要的是,他用自己的技术能力,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那台数控铣床,虽然在后世看来并不算什么,但在1971年的中国,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明年漂亮国政府代表团的首次访华团,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数控技术领域的科研实力,对于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郑昊想到家人看到他的变化时会是什么表情,忍不住笑了。这个年,一定会过得很有意思。
一天后,郑昊踏上了回家的火车。
从北京到他家乡的县城,需要坐十几个小时的火车,然后再转乘长途汽车。虽然路程遥远,但郑昊心情格外好。车厢里装着他精心准备的年货礼品,更重要的是,他迫不及待地想要看看家乡的变化。
根据家里的来信,他上次离开时指导建立的循环农业系统发展得很好,但具体到什么程度,信里说得不够详细。他很好奇,自己当初的那些技术建议,经过这几个月的实践,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经过漫长的旅途,郑昊终于回到了阔别几个月的家乡。
刚下长途汽车,他就发现了明显的变化。村口原来破旧的小卖部,现在变成了一个像模像样的供销社门市部,而旁边的农机站还停着两辆崭新的拖拉机。
“昊子!昊子回来了!“
三哥郑国庆一看就认出了他,兄弟两人紧紧相抱。
消息迅速传开。很快,就有一群村民围了过来。
“昊子,你可真是了不得啊!“村长李大壮激动地握着郑昊的手,“你走了以后,咱们村的变化可大了!“
“是啊,昊子,你那个饲料真是太厉害了!“会计王明也兴奋地说道,“现在不光咱们村,连隔壁几个村都来学呢!“
郑昊还没来得及细问,就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骑着自行车快速驶来。
“郑昊!你终于回来了!“来人是知青点的赵顺,但郑昊几乎认不出他了。原来那个瘦弱文静的上海知青,现在变得结实健壮,皮肤晒得黝黑,整个人精神焕发。
“老赵,你这变化可真大啊!“郑昊惊讶地说道。
“哈哈,这几个月可把我累坏了,但也充实了!“赵顺笑得很灿烂,“走,我先带你去看看咱们的基地!“
什么基地?郑昊有些疑惑,但还是跟着赵顺走了。
他们来到村东头,郑昊眼前的景象让他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