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5所实行的是封闭式管理,所有人的食宿都在院内,外出需要请假和登记。
大多数科研人员,忙起来几个星期不出大门是常有的事。
但郑昊发现,周煜有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
每到周末的下午,他总会去门岗登记,请假外出两三个小时。
理由通常是“去镇上买点生活用品”,或者“去邮局给家里寄信”。
这本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但郑昊注意到,周煜每次回来,手里都空空如也,不像去采购过的样子。
而且,715所内部就有代收发信件的邮政服务点,根本没必要特地跑到镇上去。
更奇怪的是,周煜的独来独往。
他性格外向,和谁都能聊得来,但在周末请假外出这件事上,他从来不叫上任何人,总是自己一个人。
一次,小组里一个年轻的技术员小王,周末也想去镇上买双新鞋,便想搭个伴。
“周哥,听说你下午要去镇上?正好我也想去,咱俩一块呗?”
当时周煜正在收拾东西,闻言愣了一下,随即笑着摆了摆手:“不了不了,我就是去邮局寄封信,马上就回来。你去吧,不用等我。”
他的拒绝,显得有些刻意。
这些零碎的、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在郑昊心里,慢慢拼凑成一个模糊的轮廓。
这个轮廓,让他感到一阵阵心悸。
一天晚上,郑昊加完班,准备回宿舍休息。
路过硬件实验室时,发现里面还亮着灯。
他推门进去,看到周煜正一个人坐在实验台前,对着一块电路板发呆。
“还在忙?”郑昊随口问道。
周煜被吓了一跳,回过神来,看到是郑昊,才松了口气。
“郑总师,还没休息啊。”他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碰到点麻烦,这块板子的信号串扰有点严重,正在想办法解决。”
郑昊走过去,拿起电路板看了看。
这块板子的集成度非常高,走线密如蛛网,确实很容易出现信号干扰。
“可以试试‘地平面’和‘电源平面’的设计。”郑昊指点道,“把多层板的中间两层,一整层都用作地和电源,可以提供很好的屏蔽效果。”
“地平面?”周煜愣住了,这是一个非常超前的概念。
郑昊简单地解释了一下原理。
周煜听完,恍然大悟,随即一脸钦佩地看着郑昊:“郑总师,你这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这种办法都能想到!我服了,是真服了!”
“瞎琢磨的。”郑昊笑了笑,然后状似无意地聊起了家常,“当初我把岗位让给你,换了东方红项目的推荐信。”
郑昊停顿了下继续问道:“我听说你当初还是主动申请调到咱们项目组的?放弃铁饭碗,来我们这前途未卜的草台班子,可需要不小的勇气啊。”
周煜脸上的笑容,似乎僵硬了一瞬。
他低下头,继续摆弄着手里的电路板,声音低沉了一些。
“我爸是挺反对的。不过,我这人犟,认准的事,十头牛都拉不回来。”他顿了顿,补充道,“再说了,当时不是看你郑昊同志水平高嘛,跟着你,肯定能干出点名堂。”
他的回答滴水不漏,既解释了动机,又捧了郑昊一下。
但郑昊却从他那一瞬间的僵硬和低头的小动作里,捕捉到了一丝不自然。
他在回避。
他在回避关于“家庭”和“动机”的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