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志把报告塞进高远手里,“你先看,看完我们再说!”
高远扶了扶老花镜,疑惑地接了过来。
很快,办公室里那轻松的小曲,消失了。
取而代代之的,是高远越来越沉重的喘息。他是一个搞了一辈子科研的老专家,他比秦志更能看懂这份报告里,那些技术论断背后的分量。
“卫星系统……星间链路……摆脱地面站依赖……”
高远喃喃自语,镜片后的双眼,爆发出骇人的精光。
“鬼才!真是个鬼才!”
他猛地抬头,看着秦志:“美国人的GPS,真的有这个弱点?”
秦志重重点头:“郑昊说,这是他根据美国人发表的零散技术论文,和他们一贯的设计哲学,推断出来的。他们的系统追求全球覆盖,就必须建立遍布全球的监测站。战时,这些海外的站点,就是最脆弱的命门!”
“釜底抽薪!”高远一拍大腿,“如果我们真的能搞出星间链路,我们的系统,天生就比他们的更可靠,更具生存性!这小子……他不是在建议,他是在给我们指一条路,一条可以实现弯道超车的路!”
高远激动得满脸通红,他抓起桌上的电话,手都有些颤抖。
“不行!这事我们两个兜不住!必须立刻上报!马上联系科工委的罗副主任,还有海军的李将军!他们昨天才见过郑昊,才见识过海鹰之眼的厉害!现在,只有他们的话,才有足够的分量!”
半小时后。
一辆挂着军牌的吉普车,从715所疾驰而出,驶向城西的科工委大院。
在一间保密等级极高的会议室里。
科工委的罗副主任,和那位刚刚从东海赶回来的海军将领,表情严肃地坐在长桌的一头。
他们的面前,同样摆着那份报告的复印件。
这一次,会议室里,安静得可怕。
两位军方高级将领,都是从战火中走出来的人,他们对战争的理解,远超常人。
当他们看到报告中,关于卫星导航系统对未来战争形态的描述时——精确制导、斩首行动、全球快速反应……他们的后背,都渗出了一层冷汗。
如果,让美国人率先建成这样一套系统。
那就意味着,我们所有的战略目标,从导弹发射井到指挥中心,都将单方面地,对敌人透明!
那将是一种降维打击!
“我们的海鹰之眼,解决了看得远的问题。”海军将领用指关节,一下一下,用力地叩击着桌面,发出沉闷的声响,“而这个系统,解决的是打得准,是随时随地,在全球任何一个角落,都能打得准的问题!”
他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所有人,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这不是一个可选项!这是必选项!是关系到我们这支军队,这个国家,未来还能不能抬起头走路的,生死问题!”
罗副主任缓缓点头,他的目光,落在了报告的最后一页,郑昊那力透纸背的签名上。
他沉声说道:“我同意李将军的意见。昨天,我们还在为海鹰之眼欢呼,以为我们追赶的脚步已经够快了。今天看来,我们高兴得太早了!”
他站起身,语气决绝。
“这份报告,不能按照常规程序走了。我和李将军,联名签署,即刻上报!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最高层的领导,看到它!”
当天下午。
这份凝聚着郑昊两世心血,汇集了715所、科工委、海军三方高层共同决心的报告,被封装在最高等级的绝密文件袋中,由一名少将级别的机要秘书,亲自护送。
它穿过了层层警卫,越过了一道道红墙。
最终,被轻轻地,放在了那间举世闻名的,位于中枢核心的书房的办公桌上。
桌子的主人,正戴着老花镜,审阅着一份关于农业生产的文件。
他注意到了这份不同寻常的,由军方和科工委火速联名上呈的报告。
他放下了手中的文件,拿起了它。
整个国家的命运,未来数十年的走向,或许,就将在他阅读这份报告的几十分钟里,悄然改变。
全世界都不知道,在东方的这片土地上,一个年轻人点燃的火种,经过层层传递,已经送到了国家权力的中心。
一场关乎未来的,无声的赛跑,即将鸣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