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章 原子钟(1 / 2)

誓师大会的激情褪去后,北斗项目组立刻进入了一种高速运转的临战状态。

郑昊没有搞任何虚头巴脑的仪式,当天下午,第一场全体技术会议,准时召开。

近百名专家,按照各自的领域,被郑昊大笔一挥,划分成了五个核心攻关小组:

卫星总体组,由经验最丰富的一位老专家挂帅,负责卫星平台的设计。

运载与测控组,由轨道专家陈正负责,协调火箭发射与地面站的建设规划。

原子钟组,组长自然是那个怪才钱思源。

芯片与软件组,由青华园来的林峰领衔,负责未来导航芯片和信号处理算法。

以及,最重要的——导航系统与信号体制组。

这个组的组长,由郑昊亲自兼任。

因为他知道,这支队伍的灵魂,就是信号。信号的体制,决定了整个系统的先进性、抗干扰性和未来的发展潜力。

而眼下,这个小组还有一个最紧迫的任务——为即将到来的日内瓦国际电联大会,准备好所有的技术数据。

会议室里,郑昊站在黑板前,神情专注。

“各位,留给我们的时间,只有不到三周。在这三周内,我们必须拿出一套完整的、属于我们中国的L波段卫星导航频率使用方案,和一套先进的信号体制设计方案。”

“这套方案,将是我们在日内瓦谈判桌上,唯一的武器!”

任务明确,分工清晰。

整个大本营,像一台精密的战争机器,瞬间启动。

然而,磨合的阵痛,很快就出现了。

第一个提出问题的,就是原子钟组的组长,钱思源。

在一次小组联席会议上,他推了推瓶底厚的眼镜,毫不客气地对郑昊说:

“郑总师,你提出的系统指标,要求时间精度达到百亿分之一秒。恕我直言,以我们目前的技术水平,做不到!”

他指着自己带来的报告:“我们最好的铷原子钟,实验室稳定度也才千亿分之五,上天之后,受各种空间环境影响,精度至少要下降一个数量级。百亿分之一秒,这是美国人NASA的标准,我们和他们,至少有十年的差距!”

他的话,让会议室的气氛,瞬间有些凝重。

不少专家都暗暗点头,钱思源说的是大实话。原子钟,是整个导航系统的心脏,心脏不行,一切都是空谈。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郑昊,想看他如何解决这个硬骨头。

郑昊笑了笑,没有生气。

他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笔:“钱总,您说得对。靠我们现有的铷原子钟技术,确实很难。所以,我们为什么不能换一条赛道呢?”

“换赛道?”钱思源一愣。

郑昊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简单的原子能级示意图。

“我们现在用的,是热原子。原子本身在高速无规则运动,多普勒效应会严重展宽谱线,这是限制精度的根本原因,对不对?”

钱思源下意识地点了点头,这是原子钟领域的基础理论。

“那如果我们,能让原子冷静下来,甚至接近绝对零度,让它们几乎静止不动呢?那谱线宽度,是不是可以压缩成百上千倍?”

郑昊的话,如同平地惊雷,在钱思源的脑海中炸响。

让原子冷静下来?

这……这是什么思路?违背热力学定律吗?

“胡闹!”钱思源下意识地反驳,“怎么可能!除非...!”

“不需要除非。”郑昊的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微笑。

他在黑板上,画出了几束交叉的光线,照射在一个小小的原子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