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两次轮回。
两年后。
西北,戈壁深处,卫星发射中心。
一枚崭新的,比以往任何型号都更加巨大的白色火箭,静静地矗立在发射塔架上。
火箭的顶端,包裹着整流罩的,正是凝聚了无数人心血的——北斗试验一号卫星。
发射指挥大厅里,座无虚席。
以那位亲自从北京赶来的最高领导为首,所有北斗工程领导小组的成员,悉数到场。
他们的身后,是郑昊,以及钱思源、陈正、林峰、罗云生等所有核心专家。
所有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紧张和期待。
两年的卧薪尝胆,两年的艰苦奋斗,成败,就在此一举。
大屏幕上,各项数据检查完毕,一切正常。
“各单位注意,倒计时十分钟准备!”
发射场系统的总指挥,发出了洪亮的口令。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刺耳的警报声,突然响彻了整个指挥大厅。
气象台的负责人,拿着一份刚刚打印出来的报告,脸色惨白地冲到了总指挥面前。
“报告总指挥!刚刚监测到,发射窗口时间内,在高空8000米到12000米之间,将出现一块强度极高的,未预报的突发性风切变区域!”
“什么?!”
总指挥和在场的所有领导,脸色“唰”地一下,全都变了。
风切变!
这个航天发射中最可怕的“空中杀手”!
它就像一个看不见的巨掌,能瞬间把正在高速爬升的火箭,拦腰折断!
气象专家用颤抖的声音,给出了最终的结论。
“建议……立即中止本次发射任务!”
“中止发射!”
这四个字,像四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指挥大厅里每一个人的心上。
所有人的血液,仿佛都在这一瞬间凝固了。
两年。
整整七百多个日日夜夜。
这支平均年龄不到四十岁的队伍,几乎是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这颗卫星,这枚火箭。
罗云生教授,为了攻克行波管,两次累倒在实验室,心脏都装上了支架。
钱思源的团队,为了调试冷原子钟,曾经连续一个月,每天睡眠不超过四个小时,所有人都瘦了十几斤。
林峰和他的芯片组,更是把那条二手的生产线,当成了自己的家,吃住都在里面。
还有更多默默无闻的工程师、技术员……
他们放弃了与家人的团聚,放弃了个人的所有娱乐,把青春和汗水,全部浇筑在了这枚矗立于戈壁的火箭之上。
现在,就在距离成功只剩下最后十分钟的时候,老天爷,却给他们开了一个最残酷的玩笑。
“不能停!”
李主任第一个反应过来,他冲到总指挥面前,眼睛通红。
“绝对不能停!我们这次的发射窗口,是陈正他们算出来的唯一最优窗口!一旦错过,下一次要等到什么时候?三个月?还是半年?”
“国际电信联盟给我们抢下的那个黄金频段,是有保护期限的!我们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发射卫星,并且成功发出信号,才能真正占有它!晚一天,就多一分被别人抢走的风险!”
总指挥的脸上,满是汗水,他何尝不知道这些。
但是,他是一场发射的总指挥,他要对火箭和卫星的安全负责,更要对发射场成百上千人的生命安全负责。
“李主任,我理解您的心情!但是,气象数据您也看到了!这么强的风切变,超过了我们火箭设计的安全冗余!强行发射,后果不堪设想!我们可能会星箭俱毁!”
“那也不能等!”李主任的态度无比坚决,“这是战争!战争哪有不死人的!我们不能因为怕牺牲,就放弃阵地!”
指挥大厅里,陷入了激烈的争吵。
一边是必须完成的战略任务,一边是无法承受的技术风险。
所有人都看向了坐在最前排的那位最高领导。
只有他,能做这个最终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