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简直是天才设计的编码!”一个满头金发,戴着金丝眼镜的专家,烦躁地抓着自己的头发,“它的伪随机码序列,太长了!而且,似乎还加了某种我们无法理解的,非线性的加密算法!”
“我们无法剥离出它的精码!我们现在能接收到的,只有它的民用的粗码!”
主持会议的,是GPS项目的前任首席科学家,艾迪森博士。
他看着屏幕上那被解析出来的,充满了噪点的定位数据,眉头紧锁。
“用民码,能计算出它的定位精度吗?”艾迪森问道。
“可以,博士。”一名技术员回答道,“我们通过对它连续24小时的观测,建立了一个误差模型。初步计算,它的民用定位精度,大约在……50米左右。”
“50米?”
听到这个数字,会议室里的气氛,稍微轻松了一些。
艾迪SON博士也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
“50米,虽然已经很惊人了,但还在我们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看来,他们的技术,也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神乎其神。我们的GPS,设计目标可是16米。”
“是啊,看来我们还是领先的。”
“虚惊一场。”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放松下来的时候。
一个弱弱的声音,从会议室的角落里,响了起来。
“那个……博士,我……我有一个不同的发现。”
说话的,是一个看起来只有二十出头的,满脸雀斑的实习生。他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天才,被特招进这个专家组,负责数据建模。
艾迪森博士和蔼地看着他:“哦?鲍勃,你有什么发现?大胆说出来。”
名叫鲍勃的实习生,紧张地推了推眼镜,他走到大屏幕前,调出了一张复杂的图表。
“博士,各位先生。我发现,北斗的信号,有一种非常奇特的特性。”
“它似乎……可以主动播发一组差分修正数据!”
“什么?差分技术?!”艾迪森博士的眼睛,瞬间瞪圆了!
这可是GPS系统里,要到下一代,才能实现的技术!
鲍勃紧张地点了点头:“是的,博士。我发现,它除了广播导航电文外,还会广播一组实时更新的,针对不同区域的电离层和对流层延迟的修正参数。”
“我尝试着,将这组修正参数,代入到我们的定位算法里……”
鲍勃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击了几下。
屏幕上,那个代表着定位误差的,原本有篮球场那么大的蓝色圆圈,瞬间,急剧地,收缩了起来!
最后,它变成了一个……只有半个篮球场大小的红点!
“我……”
一名专家失声惊呼。
艾迪森博士猛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他冲到屏幕前,死死地盯着那个红点旁边,由计算机自动生成的数字。
“定位精度……12米!”
整个会议室,瞬间,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美国专家的脸上,那刚刚浮现出的,优越的笑容,彻底凝固了。
他们的表情,像是被人用重锤,狠狠地,砸在了脸上。
12米!
中国人,用他们的第一颗试验卫星,就实现了他们计划的下一代定位精度!
艾迪森博士的身体,晃了晃,他感觉一阵天旋地转,几乎要站立不稳。
他脑子里,只剩下一个绝望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