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峰的手稳得像一块岩石。
他没有丝毫的犹豫,从那堆杂乱的零件中取出了一个作为基座的金属外壳。
然后是第一个齿轮,第二个齿轮……
他的动作不快,但每一步都精准无比。
仿佛他不是在进行第一次的尝试。
而是在重复一项,他已经做过千百遍的工作。
刘伟则在一旁,充当着最完美的助手。
他不需要杨峰开口。
每当杨峰需要下一个零件时,他总能提前一步,将那个最正确的零件,递到杨峰的手中。
两个人全程没有任何语言交流。
但他们的配合却默契得,如同一个人的左右手。
会议室里,所有人的目光都被他们两个吸引了。
就连其他的候选人,也渐渐地放弃了自己的尝试,转而静静地看着他们那行云流水般的操作。
那已经不是一次简单的机械组装了。
那更像是一场充满了工业美感的,艺术表演。
郑昊站在一旁抱着双臂,静静地看着。
他的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
但他的眼神深处,却透出了一丝满意的神色。
他知道他要找的人,找到了。
一个小时后。
当杨峰将最后一颗固定螺丝拧紧时。
那个原本被拆成了一堆废铁的转向伺服机构,已经完好如初地重新出现在了桌子上。
杨峰抬起头看向郑昊。
“报告总师,我们完成了。”
郑昊走了过去。
他拿起那,组装好的伺服机构,仔细地检查了一遍。
然后他将它连接到了,旁边的一个测试电源上。
“嗡……”
伴随着一阵轻微的电流声。
那个伺服机构的转轴,开始平稳而有力地左右转动。
角度精准,响应迅速,完美!
郑昊关掉了电源。
他转过身面向在场的所有人。
“我宣布。”
他的声音不大,但每一个字都清晰地传到了每个人的耳朵里。
“第一次载人登月任务的飞行乘组,已经正式确定。”
“指令长,杨峰。”
“驾驶员,刘伟。”
话音,刚落。
会议室里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
那些被淘汰的候选人,没有一个人脸上露出嫉妒或者不甘的神色。
他们的脸上只有,由衷的敬佩和祝福。
他们为自己的战友感到骄傲。
杨峰和刘伟,并肩站了出来。
他们向着郑昊,向着在场的所有人,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眼神中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坚定。
……
接下来的半年。
杨峰和刘伟进入了最关键的任务强化训练阶段。
他们几乎是吃住都在那个一比一的,“天宫”号飞船和“玉兔”号着陆器的,组合体模拟器里。
郑昊亲自担任他们的总教官。
他将自己对整个任务的所有理解,和可能遇到的所有风险,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