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大事?你说,师父听着。“
“我要办一个重工企业,专门生产拖拉机和汽车。我希望您能出山,当我们的总工程师。“
王师傅手中的茶杯停在半空:“昊子,你说什么?拖拉机?汽车?“
“没错,师父。现在是改革开放的好时机,农村对拖拉机的需求会急剧增长,而汽车工业更是有巨大的发展空间。“郑昊认真地说。
“可是昊子,“王师傅皱了皱眉头,“拖拉机和汽车可不是简单的机械,需要的技术含量很高,投资也很大...“
“师父,技术方面我们有把握。我这些年学到的知识,足够支撑起这个项目。而且我还有军方的技术支持。“郑昊信心满满地说。
“投资方面,政府会给予大力支持。最关键的是人才,我需要您这样真正懂技术的老师傅来把关。“
王师傅沉思了一会儿:“昊子,你的想法很大胆,也很有前瞻性。但是风险也不小啊。“
“师父,您还记得您经常说的那句话吗?“差之毫厘,谬以千里“。“郑昊动情地说,“正是您教会了我对技术的严谨态度,才有了我今天的成就。“
“现在我要用这些技术为国家做更大的贡献,但我需要您的指导和帮助。“
王师傅看着这个自己一手栽培的徒弟,心中五味杂陈。他看得出来,郑昊是认真的,而且确实有这个能力。
“昊子,师父老了,还能跟得上你们年轻人的节奏吗?“
“师父,您才五十多岁,正是经验丰富、精力充沛的时候!“郑昊着急地说,“而且我们需要的不只是体力,更重要的是经验和技术,这些只有您这样的老师傅才有!“
“师父,您想想看,如果我们成功了,造出了中国人自己的拖拉机和汽车,那该是多么自豪的事情!“
“让全国的农民都用上我们造的拖拉机,让全国人民都坐上我们造的汽车!“
王师傅被郑昊的热情感染了,眼中开始闪烁着光芒:“昊子,你这个想法...确实让人心动啊。“
“师父,跟我干吧!“郑昊诚恳地说,“我保证,绝不会让您失望的!“
王师傅站起来,在房间里来回走了几步,最后停在郑昊面前:“好!师父跟你干了!就算是为了中国的工业现代化,也值得拼一把!“
“师父!“郑昊激动地站起来,紧紧握住师父的手,“有您在,我们的事业就有了主心骨!“
此外,郑昊还联系了县机械厂的几个技术骨干。现在他的身份不同了,这些人对他都很尊敬。
“郑工程师,您要办拖拉机厂?“县机械厂的李工程师惊讶地问。
“不只是拖拉机,还有汽车。“郑昊说,“李师傅,我知道您对发动机很有研究,想请您加入我们的团队。“
“这...这个项目太大了...“李工程师有些犹豫,“需要的投资、技术、人员都是天文数字...“
“李师傅,您觉得现在的工厂有前途吗?“郑昊反问道。
李工程师摇摇头。县机械厂效益不好,技术落后,前景确实不明朗。
“那为什么不搏一下呢?“郑昊继续说,“我们有技术支持,有政府支持,有市场需求。最重要的是,我们有梦想!“
“您想想看,如果成功了,我们就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先驱者之一!这是多么光荣的事情!“
李工程师被说动了:“郑工程师,您说得对。与其在老工厂里混日子,不如出来搏一把!我跟您干了!“
一个星期后,郑昊把所有愿意参加的人都召集到村委会开会。
会议室里坐满了人,有知青,有农民,有技术工人,有工程师。虽然出身不同,但大家的眼中都闪着同样的光芒——对工业强国梦想的向往。
“各位朋友,“郑昊站起来,环视了一下会场,“今天我们聚在一起,是为了一个伟大的目标:让中国的拖拉机和汽车工业走向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