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八十二章 市场(1 / 2)

五月的阳光格外刺眼,郑昊和老王头坐在开往济南的长途汽车上,颠簸了六个小时,终于到达了山城省最大的农机销售中心。

“老郑,你说这趟能成吗?“老王头擦着额头的汗珠,有些忐忑地问道。

郑昊看着窗外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市场调研这一步必须走,不管结果如何,我们都要摸清楚真实情况。“

两人拖着行李,按照事先打听到的地址,来到了济南农机销售公司。这是一家省级国营企业,在整个华东地区都有很大影响力。

“同志,请问你们找谁?“门卫大爷警惕地打量着两人。

“我们想见一下贵公司的采购部门负责人。“郑昊客气地递上香烟,“我们是西尧重工的,想谈谈拖拉机供货合作。“

“西尧重工?“门卫大爷接过香烟,疑惑地看着郑昊,“没听说过这个厂子。你们有介绍信吗?“

郑昊拿出县里开的介绍信。门卫大爷看了半天,才放他们进去。

采购部在三楼,两人爬楼梯上去,发现走廊里坐满了等待的人。有的拎着样品箱,有的捧着厚厚的资料,看起来都是来推销产品的。

“这么多竞争对手。“老王头小声说道。

等了两个小时,终于轮到他们。采购部主任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姓李,戴着一副厚厚的眼镜,看起来很精明。

“西尧重工?“李主任看了看介绍信,“你们厂子在哪儿?生产规模多大?“

“我们在山城省临江市西尧村,是刚成立的集体企业。“郑昊如实回答,“规模不大,但技术实力很强。“

李主任的脸色立刻变了:“集体企业?还是村办的?“他把介绍信放在一边,“小同志,你们知道我们公司的采购标准吗?“

“请您指教。“

“首先,必须是国营企业,至少是县级以上的集体企业。其次,年产能不能低于500台。第三,要有三年以上的生产经验和良好的信誉记录。“李主任一条条数着,“你们符合哪一条?“

郑昊有些尴尬:“我们虽然是村办企业,但技术水平绝对不输给任何厂家。我们的50马力拖拉机,油耗比东方红75型低15%,可靠性更高。“

“技术好?“李主任冷笑一声,“小同志,我在这个行业干了二十年,什么样的牛皮没听过?你们连一台样机都没有,就敢说技术好?“

老王头忍不住了:“李主任,您别小看我们。我们的总工程师是七级钳工,在机械行业干了一辈子。我们的项目负责人参与过载人航天工程,技术水平绝对过硬。“

“载人航天?“李主任更加不屑,“吹牛也要有个限度。就算真的参与过,航天技术和农机制造是两回事。“

郑昊深吸一口气,努力保持冷静:“李主任,我们可以先提供样机试用,如果性能达不到承诺标准,分文不取。“

“样机什么时候能提供?“

“明年第三季度。“郑昊的回答很明确,“我们已经制定了详细的研发计划,包括设计优化3个月,零部件采购4个月,组装调试2个月,性能测试3个月。“

李主任皱了皱眉:“那就是1979年第三季度了,时间确实不短。“

李主任摇摇头:“三个月?我们明年的采购计划已经定了,全部向洛阳拖拉机厂和第一拖拉机厂采购。你们最早也要等到后年了。“

“后年?大后年?“老王头急了,“那我们的产品投产后卖给谁?等到1980年,黄花菜都凉了!“

“这就不是我考虑的问题了。“李主任看了看手表,“没什么其他事的话,你们可以走了。下一个。“

两人被礼貌而坚决地请了出来。走廊里的其他供应商看着他们,眼中带着同情和嘲讽。

“老郑,这...“老王头有些沮丧。

“没关系,一家不行咱就找下一家。“郑昊拍拍老王头的肩膀,“走,去农机局看看。“

山东省农机局在另一个区,两人又花了一个小时才赶到。接待他们的是农机推广科的王科长。

“西尧重工?“王科长比李主任客气一些,至少给他们倒了茶水,“你们想在我们省推广拖拉机?“

“是的,我们计划生产50马力的轮式拖拉机,性能优越,价格合理。“郑昊拿出准备好的技术资料。

王科长翻了翻资料:“技术参数看起来不错,但是有几个问题。第一,你们的产品有没有通过农机部的型式试验?“

“还没有,但我们有信心通过。“

“没有型式试验合格证,就不能进入我们的推广目录。“王科长说道,“第二,你们有没有生产许可证?“

“正在申请。“

“没有生产许可证,就不能批量生产。“王科长继续说道,“第三,你们的售后服务网络建立了吗?“

郑昊有些头痛:“这个还在规划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