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老王头真的拉回了第一车钢材。15吨优质钢材整齐地码在仓库里,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质量怎么样?“王师傅检查着钢材。
“一等品,成分合格,表面光洁。“老王头很满意,“老李这个人靠得住。“
“那太好了。有了这批钢材,我们就可以开始加工第一批零部件了。“
正在大家兴高采烈的时候,一辆吉普车开进院子。下来的是县质量监督局的几个人。
“请问郑昊同志在吗?“为首的是个戴眼镜的中年人。
“我就是,您是?“
“我是县质监局的检查员老赵。听说你们要批量生产拖拉机,我们来了解一下质量管理情况。“
又是检查。郑昊只能耐心接待。
“我们的质量管理很严格,有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郑昊介绍道。
“具体怎么管理?有没有质量标准?检测设备齐全吗?“老赵问得很详细。
“这个...我们正在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郑昊只能实话实说。
“那就是说现在还没有?“老赵记录着。
“基本框架有了,具体的标准和制度还在制定中。“
“这可不行。“老赵摇摇头,“质量管理必须先于生产,不能边生产边建立。“
“那您的意见是?“
“首先,要制定详细的质量标准,包括原材料标准、工艺标准、检测标准。其次,要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第三,要建立质量责任制。“
这些要求都很合理,但需要时间和投入。
“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如果抓紧的话,半个月能初步建立起来。但检测设备需要采购,这个时间不好说。“
半个月!时间太紧了。郑昊有些着急。
“能不能边生产边完善?我们保证产品质量。“
“这个不符合规定。“老赵很坚持,“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我们不能批准你们正式生产。“
这下麻烦了。如果不能正式生产,3个月的交货期肯定完不成。
“老赵,“陈建华走过来,“我们愿意配合质监局的工作。能不能给我们一些具体的指导?“
“陈总工!“老赵认出了陈建华,态度立刻变了,“您怎么在这里?“
“我在这里指导技术工作。“陈建华笑着说,“老赵,你看这样行不行?我们先制定质量标准,你们帮忙审核。检测设备我们加紧采购,争取尽快到位。“
“既然是您出面,那就好办了。“老赵的态度明显缓和了,“这样吧,你们先把质量管理制度制定出来,我们审核通过后,可以先试生产。“
“多长时间?“
“一周内拿出初稿,我们审核后提出修改意见。争取两周内通过。“
总算有了转机。郑昊连忙表态:“我们一定积极配合,尽快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送走了质监局的人,郑昊召集核心人员开会。
“情况大家都看到了,质量管理体系必须尽快建立。“郑昊说道,“王建设,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
“我试试看,但可能需要大家配合。“王建设有些紧张。
“没问题,需要什么支持尽管说。“
“首先需要制定原材料检验标准,这需要王师傅配合。其次需要工艺质量标准,这需要各个工序的师傅配合。“
“都没问题。“王师傅表态。
“检测设备方面,我们需要硬度计、粗糙度仪、量具等。“王建设列了个清单,“大概需要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