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的事情我们可以安排。“老刘说道,“村里的青壮年都愿意学技术。“
“那就这么定了。“郑昊总结道,“明天开始,我们就全面进入冲刺状态。“
从村委会出来,已经是下午五点多了。郑昊刚走到家门口,就看到二哥郑建军从县里回来了。
“昊子,听说你们这次出差收获很大?“郑建军放下自行车,“县里的领导都很关注。“
“确实不错。“郑昊简单说了一下情况,“对了,二哥,县里最近有什么动向?“
“县委张书记专门找我谈过话,问西尧重工的发展情况。“郑建军压低声音说,“他说县里准备把我们列为重点扶持企业。“
这个消息让郑昊很振奋。县里的支持对企业发展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土地、资金、人才等方面。
“具体有什么支持措施?“
“主要是税收优惠和贷款支持。“郑建军说道,“如果我们的样机成功,县里可以协调银行提供低息贷款。“
正说着,三哥郑国庆也从外面回来了。他这几天一直在跑市场,了解拖拉机的销售情况。
“昊子,你回来得正好。“郑国庆兴奋地说,“我这几天跑了几个县,发现拖拉机的市场需求很大。“
“具体什么情况?“张国强追问道。
“单是我们邻近的三个县,每年的拖拉机需求量就有500台左右。而且农民对质量好、服务好的产品很认可,价格倒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这个市场调研结果让在场的人都很兴奋。如果附近几个县就有这么大的需求,那么整个山东省的市场潜力就更大了。
“这和我们在济南了解的情况一致。“王师傅说道,“李经理说山东全省的年需求量在8000台左右。“
“那我们的产能规划要调整一下。“郑昊思考着,“原来计划年产1000台,现在看来可能需要扩大到2000台。“
“产能扩大,投资也要增加。“郑建军提醒道,“我们要重新核算一下资金需求。“
张国强拿出计算器:“如果年产2000台,设备投资要增加50万左右,流动资金也要相应增加。“
“资金的事情不用太担心。“郑昊说道,“如果我们的样机成功,后续融资应该不是问题。关键是要把第一步走好。“
晚饭时间,郑家人难得聚齐了。李秀花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饭菜,全家人围坐在一起,气氛很温馨。
“昊子,这次出差真的这么顺利?“郑大山还是有些不敢相信,“咱们一个小村子的工厂,怎么能和大城市的企业合作?“
“爹,时代不一样了。“郑昊夹了一筷子菜,“现在讲的是技术实力,不是看厂子大小。只要我们的技术过硬,就能赢得合作伙伴的尊重。“
小妹郑丽在一旁好奇地问:“三哥,你们的拖拉机什么时候能造出来?我想看看。“
“10月份就能看到样机了。“郑昊摸了摸小妹的头,“到时候让你第一个试开。“
“真的?“郑丽兴奋得眼睛都亮了。
饭后,郑昊、王师傅和张国强在院子里继续讨论明天的工作安排。夜风徐来,村子里很安静,只有远处的工地上还有灯光。
“昊哥,明天我们先去哪里?“张国强问道。
“先去工地看看建设进度,然后和刘师傅他们碰个头,商量一下技术培训的事情。“郑昊说道,“下午的话,我想去县里一趟,和张书记见见面。“
“我明天联系一下长春那边,催一下回复。“王师傅说道,“按时间推算,他们应该有结果了。“
“对了,还有一件重要的事。“郑昊想起来,“我们要开始准备潍坊技术交流会的材料了。这是展示我们技术实力的重要机会。“
张国强点点头:“我明天就开始整理技术资料,争取做一个专业的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