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传统习俗,这一天要走亲访友,互相拜年。郑昊一家早早起床,准备了各种礼品,开始了新年的拜访活动。
第一站是老村支书李大壮家。
“李叔,新年好!“郑昊提着礼品进门,“给您拜年来了!“
“昊子,快进来快进来!“李大壮满面红光,“正好,我也有话要跟你说。“
坐下后,李大壮神秘地说:“昊子,告诉你个好消息。市里决定,要把咱们西尧村作为全县的农村现代化建设试点村。“
“试点村?“郑昊来了兴趣,“具体是什么内容?“
“就是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教育文化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李大海兴奋地说,“市里准备投资100万,把咱们村建设成现代化新农村的样板。“
这确实是个好消息。有了市里的支持,村里的发展会更快更好。
“不过,“李大壮话锋一转,“县里也有要求。希望西尧重工能够发挥带头作用,不仅要发展自己,还要带动周边村庄一起发展。“
郑昊想了想:“这个没问题。我们正准备扩大生产规模,可以考虑在周边村建立分厂或者配套企业。“
“那就好!“李大壮高兴地说,“有你这句话,我心里就有底了。“
从李大海家出来,郑昊一行又到了村长王大力家、村里几位老人家,以及一些困难户家中。
到困难户家时,郑昊不只是礼节性地拜年,还送上了实实在在的帮助。给王大娘家送了50斤面粉和10斤猪肉,给张瘸子家送了100块钱和一些日用品。
“昊子,你这是......“王大娘感动得直抹眼泪,“我们素日也没什么帮助你的地方,你怎么对我们这么好?“
“大娘,咱们都是一个村的人,应该互相帮助。“郑昊真诚地说,“现在我的条件好了,帮助大家是应该的。“
张瘸子拄着拐杖,激动地说:“昊子,你真是个好孩子。以前我还说过你的闲话,现在想想真是不应该。“
“张叔,过去的事就别提了。“郑昊扶着他坐下,“以后有什么困难,尽管找我。“
拜年的路上,郑昊明显感受到了村民们对他态度的变化。以前还有一些人对他搞工厂持怀疑态度,现在几乎所有人都对他充满敬意和感激。
“郑厂长真是咱们村的福星!“
“有了昊哥,咱们西尧村才有今天!“
“昊子不仅自己富了,还带着大家一起富!“
这些赞美声让郑昊既高兴又感到责任重大。他知道,村民们的期望越高,自己肩上的担子就越重。
下午,郑昊和赵晓兰一起到学校看看。虽然放假了,但学校的变化也很大。
原来破旧的教室刷得雪白,课桌椅都是新的,黑板也换成了新式的。最让人高兴的是,学校有了自己的图书室,里面摆满了各种书籍。
“这些书都是哪来的?“郑昊好奇地问。
“一部分是县教育局配的,一部分是我自己买的,还有一部分是热心村民捐的。“赵晓兰自豪地说,“现在孩子们可以看到更多的书了。“
郑昊仔细看了看书架上的书,发现种类很齐全,不仅有文学作品,还有科普读物、历史书籍等。
“晓兰,你真用心。“郑昊感动地说,“这些孩子有你这样的老师,真是幸福。“
“我也是为了他们好。“赵晓兰温柔地说,“现在农村的孩子见识少,多读书能开阔眼界。“
两人正说着话,几个孩子跑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