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新的一年开始了,我们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郑昊开门见山地说,“今年的技术工作有几个重点,我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王师傅第一个发言:“郑厂长,我觉得四轮农用车的技术攻关是重点。现在三轮车的技术已经成熟了,四轮车的市场需求更大。“
“我同意王师傅的看法。“王家祥说,“四轮车技术含量更高,利润也更大。但是难点在于差速器和转向系统。“
老张师傅推了推眼镜:“技术问题可以解决,关键是要有足够的时间和人员投入。我建议成立专门的攻关小组。“
李工程师补充道:“发动机方面,我们也不能总依赖潍坊柴油机厂。应该考虑自主研发小功率发动机。“
郑昊记录着大家的发言,心里已经有了大致的思路。
“好,那我们就确定几个攻关项目。“郑昊说,“第一,四轮农用车技术攻关,由王家祥牵头,老张师傅协助;第二,小功率发动机预研,由李工程师负责;第三,生产工艺改进,由王师傅总体负责。“
“人员和资金怎么安排?“张国强问道。
“每个项目配备5-8个技术人员,资金方面先拨付20万作为启动资金。“郑昊说,“如果需要外部技术支持,可以请专家来指导。“
会后,各个攻关小组立即投入工作。
王家祥的四轮车攻关小组在技术科占了一个单独的房间,墙上贴满了技术图纸和资料。
“咱们的难点主要在差速器和转向机构。“王家祥对组员们说,“差速器可以参考汽车的技术,但要简化结构,降低成本。“
组员小刘问:“转向机构呢?是用齿轮齿条式,还是循环球式?“
“我倾向于齿轮齿条式,结构简单,成本低。“老张师傅说,“但是要解决密封和润滑问题。“
大家围在一起,热烈讨论着技术方案。
另一边,李工程师的发动机预研小组也在紧张工作。
“咱们的目标是研发20-30马力的小功率柴油机。“李工程师对组员们说,“主要用于小型农机和轻型汽车。“
“技术路线呢?“组员小王问。
“我们可以参考国外的先进技术,但要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李工程师画了个草图,“单缸、风冷、直喷,结构要简单可靠。“
正在这时,郑昊走了进来。
“工作得怎么样了?“他关心地问。
“正在制定技术方案。“李工程师说,“预计需要6个月时间完成设计,再用3个月制作样机。“
“时间有点紧啊。“郑昊皱了皱眉,“能不能加快一些?“
“可以考虑分阶段进行。“李工程师想了想说,“先做理论设计和计算,然后制作关键零部件,最后总装调试。“
“好,需要什么支持尽管提。“郑昊说,“这个项目对我们的长远发展很重要。“
下午,郑昊又到拖拉机车间看了看。王师傅正在和工人们研究生产工艺改进。
“王师傅,有什么新想法?“郑昊问道。
“我在考虑引入一些简单的自动化设备。“王师傅指着生产线说,“比如这个焊接工序,可以用自动焊机,效率能提高一倍。“
“投资大吗?“
“一台自动焊机大概2万块钱,但能替代3个焊工,一年就能收回投资。“王师傅算了一笔账。
“那就试试看。“郑昊当即决定,“先买一台试用,效果好的话再推广。“
晚上,郑昊在办公室整理当天的工作。赵晓兰端着茶水走了进来。
“还在忙啊?“她温柔地说,“喝口茶休息一下。“
“谢谢。“郑昊接过茶杯,“今天启动了几个技术攻关项目,感觉压力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