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确实会增加一些,但用户体验会好很多。“刘工程师解释道,“小货车经常在城市道路行驶,路况复杂,好的悬挂系统很重要。“
“那后悬挂呢?“
“后悬挂建议用钢板弹簧,这是货车的经典配置,载重能力强,维修也方便。“
张工程师在发动机优化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对4105发动机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系统的改进方案。
“这台发动机的基础很好,但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张工程师说,“通过改进燃烧室形状、优化配气正时,功率可以提升到55马力。“
“可靠性会受影响吗?“李工程师担心地问。
“不会的。“张工程师很有信心,“这些改进都是在设计余量范围内,不会影响可靠性。“
有了专业技术人员的加入,小货车项目的进展明显加快。原本需要9个月才能完成的设计工作,现在预计7个月就能完成。
但人才引进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
首先是新老员工的磨合问题。新来的技术专家虽然水平高,但对西尧重工的企业文化和工作方式还需要适应。
“刘工程师提出的设计方案确实先进,但成本太高了。“王家祥在技术会议上提出了异议,“我们是民营企业,必须考虑成本控制。“
“技术和成本确实需要平衡。“刘工程师也意识到了问题,“我以前在大企业习惯了,成本意识确实不够强。“
其次是薪酬平衡的问题。新引进的技术专家薪酬较高,引起了一些老员工的议论。
“凭什么他们的工资比我们高这么多?“有老员工私下抱怨,“我们在厂里干了这么长时间,也应该有相应的待遇。“
这个问题郑昊必须认真对待。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我理解大家的想法。“郑昊在全厂大会上公开回应这个问题,“新员工的高薪是因为他们有专业技能和经验,这是市场价格。但这不意味着老员工就不重要。“
“我们建立的技术等级制度,就是要为大家提供公平的晋升机会。“郑昊继续说,“只要努力学习,提高技术水平,都能获得相应的回报。“
为了缓解矛盾,郑昊还制定了一些具体措施:
一是提高老员工的培训机会,让他们也能获得技术提升;
二是在项目奖金分配上向老员工倾斜;
三是在技术等级评定中,适当考虑工作年限因素。
这些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员工的抱怨情绪明显减少。
除了引进高端技术人才,普通技术工人的培养也很重要。
“我们计划再招收100名技术工人。“郑建国在人事会议上汇报,“主要是机械加工、装配调试、质量检验等岗位。“
“这100个人从哪里招?“
“一部分从技工学校招应届毕业生,一部分从社会上招有经验的工人。“郑建国说,“还有一部分可以从农村招人,我们自己培训。“
技工学校的毕业生虽然年轻,但基础扎实,可塑性强。有经验的社会工人能够快速上手,但薪酬要求较高。农村招工成本低,但需要较长的培训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