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四十五章 强将(2 / 2)

这个问题郑昊早就意识到了。随着产品技术含量的提升,对技术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厂里的技术骨干大多是实践经验丰富,但理论基础相对薄弱,在面对复杂的技术问题时显得力不从心。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郑昊问道。

“首先是汽车设计方面的专家。“王家祥说,“小货车的整车设计需要系统的汽车工程知识,这方面我们确实欠缺。“

“其次是发动机方面的专家。“李工程师补充,“虽然我们有一些经验,但对于发动机的深度开发还是不够。“

老张师傅也说:“机械加工工艺方面也需要专家,特别是精密加工和数控技术。“

郑昊点点头:“那我们就从外面引进人才。目标锁定几个重点院校和大型企业。“

他首先想到的是一汽和二汽。这两个企业是国内汽车工业的龙头,技术实力雄厚,人才荟萃。如果能从那里挖到几个关键人才,对西尧重工的技术提升将有巨大帮助。

“建国,你负责联系一汽和二汽,看能不能挖几个技术专家过来。“郑昊分工道,“重点是汽车设计和发动机专业的。“

“这个恐怕不容易。“郑建国有些担心,“大企业的技术专家待遇都很好,而且工作稳定,不一定愿意到我们这样的民营企业来。“

“可以试试。“郑昊说,“条件可以优厚一些,关键是要让他们看到发展前景。“

除了挖人,培养现有人员也很重要。

“我建议选派一些优秀的技术人员到大专院校进修。“赵晓兰提出建议,“这样既提高了理论水平,又不用担心人员流失。“

“这个想法很好。“郑昊赞同,“晓兰,你负责联系几所技术院校,制定培训计划。“

很快,人才引进工作就开始了。

郑建国首先来到长春一汽。作为国内最大的汽车企业,一汽聚集了大批汽车技术专家。

在一汽技术中心,郑建国见到了底盘设计专家刘工程师。这位40多岁的工程师在汽车底盘设计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正是西尧重工急需的人才。

“刘工程师,听说您在底盘设计方面很有造诣?“郑建国开门见山。

“谈不上造诣,只是干了十几年,有些经验而已。“刘工程师很谦虚,“您找我有什么事吗?“

“是这样的,我们西尧重工想邀请您加盟,担任我们的技术副总。“郑建国说出来意。

“西尧重工?“刘工程师有些疑惑,“没听说过这个企业啊。“

郑建国详细介绍了西尧重工的情况,从企业发展历程到技术实力,从产品特色到市场前景,说得很详细。

“听起来不错,但我在一汽工作很稳定,而且待遇也还可以。“刘工程师还是有些犹豫。

“我们可以提供更好的待遇和发展空间。“郑建国抛出了诱人的条件,“月薪300元,提供住房,年底还有奖金。最重要的是,在我们那里您可以独当一面,充分发挥才能。“

300元的月薪在当时是相当高的,一汽的工程师月薪也就150元左右。而且在西尧重工确实能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这个...让我考虑几天。“刘工程师心动了,但还是需要时间决定。

除了刘工程师,郑建国还接触了发动机专家张工程师、变速箱专家王工程师等人。虽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跳槽,但也有几个人表现出了兴趣。

在二汽,情况类似。这些大企业的技术专家虽然待遇稳定,但发展空间有限,很多人也渴望到新兴企业施展才华。

经过半个月的努力,郑建国成功说服了3名技术专家:

一汽的刘工程师,底盘设计专家,同意担任技术副总;

二汽的张工程师,发动机专家,同意担任发动机科长;

一汽的小李,变速箱设计工程师,刚工作3年,愿意到西尧重工发展。

这3个人的加入,大大增强了西尧重工的技术实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