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错了。“小张懊悔地说,“但我真的没有私吞这些钱,都用在客户身上了。“
“这不是私吞不私吞的问题。“郑昊说,“这是原则问题。企业的信誉不能建立在这种灰色手段上。“
正在这时,老王头推门进来。听说这边在处理回扣问题,他专门过来了解情况。
“郑厂长,我听说小张的事了。“老王头说,“我觉得这事也不能全怪他。“
“怎么说?“
“小张是个好孩子,工作很认真。“老王头为小张说情,“他收这些好处费确实不对,但动机是好的,都是为了公司利益。再说,这种做法在其他企业也很常见,不算什么大事。“
“老王头,这话不对。“郑国庆反驳道,“别人做错事,不代表我们也可以做错事。我们西尧重工要坚持原则,不能搞这些歪门邪道。“
“话是这么说,但也要实事求是。“老王头坚持自己的观点,“现在市场竞争激烈,不给客户点好处,人家凭什么买你的产品?小张这样做,也是迫不得已。“
听到老王头这样说,郑昊心里更加复杂。他知道老王头是好心,但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如果企业的发展建立在这种灰色手段上,那是没有前途的。
“老王头,我理解你为小张说情的心情。“郑昊认真地说,“但原则问题不能妥协。如果我们今天容忍了这种做法,明天就会有更多的人效仿,最终害的还是企业自己。“
“那也不能一棒子打死啊。“老王头还在争辩,“小张年轻,犯点错误很正常,给个改正机会就行了。“
这时,王师傅也走了进来。他听说了回扣的事,专门来了解情况。
“昊子,这事我也有点看法。“王师傅说,“小张做得确实不对,但处理要慎重。“
“王师傅,您的意思是?“
“我觉得可以批评教育,但不要处分太重。“王师傅分析道,“现在正是用人之际,而且小张的工作能力还是不错的。“
郑昊陷入了两难。一方面,他知道必须严肃处理这种违规行为,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另一方面,考虑到小张的动机和现实情况,完全不给机会似乎也过于严厉。
“昊弟,你怎么看?“郑国庆问道。
郑昊思考了很久才开口:“这样吧,小张,你先回去写个详细的检讨,把这段时间收受好处费的具体情况都写清楚。钱的去向也要详细说明。“
“好的,郑厂长。“小张如释重负。
“但是,“郑昊话锋一转,“这种行为绝对不能再发生。从今天起,公司建立更严格的销售管理制度,任何人不得私自收受客户好处费,一经发现,立即开除。“
“昊子,这会不会太严了?“老王头还是觉得小张很冤枉。
“不严不行。“郑昊坚定地说,“企业要发展,必须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我们靠的是产品质量和优质服务,不是这些歪门邪道。“
小张走后,办公室里只剩下几个人。气氛有些沉重。
“昊弟,我支持你的决定。“郑国庆说,“虽然小张的动机是好的,但做法确实不对。必须及时纠正,否则后患无穷。“
“可是,现在这个时候处理这种事,会不会影响员工士气?“王师傅担心地说。
这确实是个问题。现在企业正面临质量危机,员工本来就有些人心浮动,如果再严肃处理回扣问题,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士气。
“昊哥,我觉得可以把这件事当作教育案例。“赵晓兰适时建议道,“不是为了处罚某个人,而是为了建立正确的企业文化。“
“怎么做?“
“可以组织全员讨论,让大家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赵晓兰说,“这样既处理了问题,又统一了思想。“
这个建议很好。郑昊决定采纳。
但他心里清楚,这只是开始。回扣问题的出现,说明企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建设跟不上,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更让他担心的是,质量危机和回扣问题如果被外界知道,对企业声誉的打击将是致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