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六十五章 电视(2 / 2)

晚饭后,一家人继续围在收音机旁听节目。今天播的是评书《三国演义》,播音员声情并茂地讲着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故事。

“要是能看到刘备、关羽、张飞的样子就更好了。“郑丽又提起了电视机。

“听说电视里不光有戏剧,还有新闻、体育比赛呢。“郑建军说,“我在县里看过一次,里面正在播足球赛,可清楚了。“

“体育比赛?“郑大山来了兴趣,“什么样的?“

“就是两队人在踢球,能看到球场、观众,还有运动员跑来跑去。“郑建军绘声绘色地描述着,“比听收音机有意思多了。“

郑昊越听越觉得电视机的市场潜力巨大。现在城里人都想要,农村人也开始有这个需求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文化需求会越来越高,电视机绝对是个朝阳产业。

“昊子,你怎么老是不说话?“郑国庆注意到弟弟一直在沉思。

“我在想,咱们厂能不能也生产电视机。“郑昊说出了心里的想法。

“生产电视机?“全家人都愣住了。

“这个...技术要求很高吧?“郑建国有些疑虑,“咱们现在生产农机和汽车已经很不容易了,电视机是不是太复杂了?“

“我也觉得难度很大。“王师傅不知什么时候也来了,正好听到这个话题,“电视机里面全是电子元件,跟咱们的机械产品完全不同。“

“难是难,但不是不可能。“郑昊认真地说,“我了解过,现在很多电视机厂都是组装生产,关键元件从外面采购,然后组装调试。“

“那也需要懂电子技术的人啊。“郑建国说,“咱们厂里哪有这样的人才?“

“人才可以招聘嘛。“郑昊说,“现在大学里有电子专业,应该能找到合适的技术人员。“

“可是市场呢?“郑建军问,“电视机这么贵,有多少人买得起?“

“现在买不起,不代表将来买不起。“郑昊分析道,“随着经济发展,人们收入提高,对文化娱乐的需求会越来越大。而且价格也会逐渐降低,到时候就是普通老百姓也能买得起了。“

家人们听了郑昊的分析,都觉得有道理,但还是有些担心。

“昊子,你的想法是好的,但这个跨度是不是太大了?“郑大山语重心长地说,“咱们现在的农机和汽车生意正红火,何必去冒这个险呢?“

“爸,我不是要放弃现有的业务,而是想多元化发展。“郑昊解释道,“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多几种产品,风险更小。“

“那倒是。“郑大山点头,“但是电视机投资会很大吧?“

“肯定比农机投资大,但收益也会更高。“郑昊说,“而且我们可以从小规模开始,先试试市场反应。“

收音机里的评书结束了,播音员开始播报明天的节目预告。一家人继续讨论着电视机的事情,气氛很热烈。

“不管怎么说,我觉得昊子的想法值得考虑。“李秀花最终表态,“咱们家现在有这个条件,为什么不试试呢?“

“我也支持。“郑丽兴奋地说,“如果咱们厂能生产电视机,我们就能有电视看了!“

“那就再仔细研究研究。“郑大山做出了决定,“明天昊子去厂里跟大家商量一下,看看具体怎么操作。“

夜深了,一家人陆续回房休息。郑昊躺在床上,听着外面呼啸的寒风,心里却很兴奋。电视机项目如果能成功,不仅能为企业带来新的增长点,还能为改善人们的文化生活做出贡献。

这是一个有前景的行业,也是一个有意义的事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