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想法好!“王师傅眼睛亮了,“这样他们就跑不了了。“
“不只是跑不了,而是不想跑。“郑昊纠正道,“因为企业发展得越好,他们的收益就越大。“
傍晚时分,郑昊来到村委会,找到了村长郑大伯。
“大伯,我想和您商量个事。“郑昊说道。
“什么事?你说。“
“我想在村里建一个技术培训中心,专门培养技术工人。“郑昊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现在外面到处挖人,与其被动应对,不如主动培养。“
“这个想法好!“郑大伯赞许道,“但是需要什么条件?“
“需要土地,需要老师,还需要设备。“郑昊说道,“土地我想用村里的那块空地,老师可以从外面请,设备厂里可以提供。“
“没问题,这事我支持。“郑大伯拍板道,“什么时候开始?“
“越快越好。“郑昊说道,“我想赶在年底前把框架搭起来,明年春天就开始招生。“
晚上回到家,赵晓兰正在批改作业。看到郑昊回来,她放下笔。
“昊哥,听说今天厂里有人要走?“赵晓兰关心地问。
“差点走了一个,不过留下了。“郑昊坐在她身边,“人才争夺已经开始了,以后会越来越激烈。“
“那怎么办?“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郑昊自信地说,“我们有我们的优势,不怕竞争。“
“你总是这么自信。“赵晓兰笑着说,“不过我相信你能处理好。“
“对了,明天你去县教育局一趟。“郑昊说道,“我想了解一下师资交流的政策,帮小张把他妻子调过来。“
“好的,我明天就去。“赵晓兰点头,“能帮到别人解决实际困难,我也很高兴。“
“这不只是帮别人,也是帮我们自己。“郑昊说道,“留住人才,就是留住未来。“
郑昊来到电视机车间,准备和李明华一起解决昨天的技术问题。经过一夜的思考,他已经有了解决方案。
“李师傅,昨天的色彩偏差问题,我想是RGB三原色的配比出了问题。“郑昊指着显像管说道,“我们重新调整一下各个颜色的电压值。“
“您说得对。“李明华点点头,“昨天我也在想这个问题,确实应该是配比的问题。“
两人开始仔细调试参数。郑昊凭借前世的知识,很快找到了问题所在。
“把红色通道的电压降低0.2伏,绿色通道提高0.1伏。“郑昊一边调整一边说,“再看看效果。“
经过半个小时的调试,电视机的画面变得清晰自然,色彩还原度大大提高。
“太好了!“李明华兴奋地说,“这下我们的电视机质量绝对没问题了。“
就在这时,小王跑过来报告:“郑总,县委宣传部的领导来了,说要参观我们的电视机生产线。“
“好,我马上过去。“郑昊整理了一下衣服,“李师傅,你们继续调试其他设备,我去接待一下。“
县委宣传部部长王建设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干部,戴着眼镜,看起来很有学者气质。和他一起来的还有县广播电视局的局长。
“郑同志,久仰大名啊。“王部长主动握手,“听说你们厂生产的电视机质量很不错,今天特意来看看。“
“欢迎王部长莅临指导。“郑昊热情地说,“请跟我来,我带您参观一下生产线。“
他们首先来到电视机装配车间。十几个工人正在有条不紊地组装电视机,每个工位都有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