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接触过。“郑昊随口说道,“大哥,你让财务准备一下,这几天可能要买些设备,大概要花个七八千块。“
“七八千?“郑建国吸了口气,“老四,值得吗?就为了修这批显像管?“
“不光是修显像管。“郑昊给大哥倒了杯水,“大哥你想啊,咱们现在电视机生产越来越多,以后肯定还会遇到这种问题。如果每次都要返厂修,又慢又麻烦。咱们自己有了设备和技术,不光能修,还能改进,甚至以后可以自己研究更好的显像管。“
“自己研究?“郑建国还是有些不太理解。
“对。“郑昊点头,“大哥,做企业得有长远眼光。现在咱们做的是黑白电视,但以后肯定要做彩色电视。彩色电视的显像管更复杂,如果咱们现在就开始积累技术,等彩电时代来了,咱们就能抢先一步。“
郑建国想了想,点点头:“你说得对,那就按你说的办。“
傍晚的时候,李明华拿着清单来了。
“郑总,我列了一下,主要需要真空泵、封口设备,还有一些检测仪器。“李明华说,“我估算了一下,大概要8000块钱左右。“
“行,明天你就去济南采购。“郑昊看了看清单,“另外,再找两个聪明点的小伙子,跟你一起学这个技术。“
“我建议让小王和小张跟我学。“李明华说,“这俩小伙子脑子活,手也巧。“
“你看着办。“郑昊把清单放在桌上,“对了,你在青岛的时候,有没有认识搞显像管研究的师傅?“
“有一个,我师父就是搞这个的。“李明华说,“不过他年纪大了,去年退休了。“
“退休了?“郑昊眼睛一亮,“那更好。你给你师父写封信,问问他愿不愿意来咱们厂当顾问。工资好商量,咱们这边还能给安排住处。“
“这......“李明华犹豫了一下,“我师父在青岛住惯了,不一定愿意来这乡下。“
“试试总没坏处。“郑昊说,“你就说咱们这边条件不错,而且专门搞技术研究,让他可以继续发挥余热。“
“那行,我今晚就写信。“李明华答应下来。
晚上回到家,一进门就闻到饭菜的香味。
“回来了?快洗手吃饭。“母亲李秀花从厨房出来,“今天你大嫂做了红烧肉。“
餐桌上已经摆好了饭菜,大哥二哥三哥一家都在。
“老四,听说厂里显像管的事解决了?“大嫂问。
“嗯,问题不大,一个星期就能处理好。“郑昊坐下来。
“那就好,那就好。“母亲松了口气,“我中午还担心呢,怕耽误了济南那边的生意。“
“妈,您就放心吧。“二哥郑建军笑着说,“老四什么时候让您失望过?“
“就是,四哥最厉害了!“小妹郑丽崇拜地说,“我们老师都说,四哥是咱们省的技术标兵。“
“别光顾着夸了,赶紧吃菜。“郑昊给妹妹夹了块肉。
“对了,晓兰呢?“母亲问。
“她说今天学校开会,晚点回来。“郑昊说。
“那姑娘真是能干。“大嫂赞叹道,“又教书又帮着你管厂里的事,也不知道累不累。“
“等她回来让她少干点。“母亲心疼地说,“都快结婚的人了,别累坏了身子。“
“妈说得对。“二嫂也跟着说,“老四,你可得心疼着点人家。“
郑昊被说得有些不好意思,低头吃饭。
“对了老四,“大哥突然想起什么,“明天县里的刘书记要来厂里看看。“
“刘书记?“郑昊抬起头,“他来干什么?“
“听说是想了解一下咱们厂的发展情况。“郑建国说,“可能是想在全县推广咱们的经验。“
“那行,明天我在厂里等着。“郑昊点头。
其实他心里明白,县里领导来参观,肯定不只是看看这么简单。西尧重工现在发展得这么好,县里肯定想让其他村也学学。
不过这也是好事,能帮就帮,大家一起发展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