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八十六章 麻烦(1 / 2)

回到家,全家人都在等着吃饭。

“昊子回来了?晓兰也回来了?快坐下吃饭。“母亲招呼着。

“妈,今天做什么好吃的?“郑昊问。

“你大嫂做了红烧鱼,你二嫂做了炒鸡蛋,还有你爱吃的土豆丝。“母亲笑着说。

“那我得多吃点。“郑昊坐下来。

“对了昊弟,“大哥突然说,“村里的李叔今天找我,说他儿子想到咱们厂干活。“

“李叔家儿子多大了?“郑昊问。

“二十出头,当过两年兵,刚退伍回来。“大哥说。

“当过兵?“郑昊眼睛一亮,“那不错,让他下周一来厂里报到。“

“我就知道你会同意。“大哥笑了,“当兵的都能吃苦,干活也踏实。“

“就是。“三哥也说,“咱们厂现在要扩大规模,正好需要人手。“

“说到这个,“二哥接话道,“咱们厂现在200多人,管理起来越来越难了。我觉得得建立更完善的制度。“

“二哥说得对。“郑昊夹了口菜,“我也在想这个问题。咱们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靠人管人,得建立规章制度。“

“具体怎么做?“大哥问。

“首先是分工明确。“郑昊放下筷子,“每个车间有车间主任,每个班组有班组长,责任到人。其次是建立考核制度,干得好的奖励,干得不好的批评。“

“这个好。“二哥说,“有规矩才能成方圆。“

“对了,“母亲突然说,“我今天听说咱们村要建新学校?“

“嗯,是这么回事。“郑昊说,“现在村里孩子越来越多,老学校太小了,县里批了钱要建新学校。“

“那太好了。“母亲高兴地说,“孩子们能有好学校上学,是大好事。“

“不光是建学校。“赵晓兰接话道,“还要改善师资力量,从县里调一些好老师过来。“

“晓兰说得对。“郑昊说,“教育是根本,咱们村要发展,就得重视教育。“

“老四说得对。“大哥赞同道,“有文化的人才能干大事。“

一家人边吃边聊,气氛很融洽。

吃完饭,郑昊回到房间,拿出笔记本。他靠在椅子上想了想,翻开本子,在空白页上画了个大圈,里面写着“电视机车间“几个字。然后在旁边写了“500台“,又划了一道,写上“50人“。

想到李明华的师父要来,他又在下面写了“陈师傅“三个字,旁边画了个箭头,指向“显像管技术“。

他盯着这些字看了一会儿,又翻到下一页,随手写下“彩色电视“四个字,顿了顿,在旁边加了一句“两年后“。

窗外传来虫鸣声,村子里静悄悄的。郑昊合上本子,站起来走到窗前。

月光洒在村子里,远处的田野一片寂静。两年多了,从回到这个村子到现在,西尧重工一步步发展起来,村子也一天天在变化。

他想起前世的那些技术,液晶屏、等离子......那些东西现在连影子都没有,但总有一天会出现的。现在能做的,就是把基础打牢,把每一步都走稳。

这天郑昊刚到厂里,就看见门口围着一群人。

“这是怎么了?“他走过去问。

“郑厂长,出事了。“门卫老张急忙说,“昨晚有人把咱们厂的广告牌给砸了。“

郑昊走近一看,果然,挂在厂门口的“西尧重工“四个大字被砸得七零八落,玻璃碎了一地。

“什么时候的事?“郑昊沉着脸问。

“昨晚后半夜。“老张说,“我值夜班的时候听见动静,出来一看,几个人骑着自行车跑了,只看见个背影。“

“报公安了吗?“

“报了,刚才公安的同志来看过了,说会调查。“老张说。

郑昊看着地上的碎玻璃,心里有数了。这肯定是有人眼红西尧重工发展得好,故意来捣乱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