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大哥、二哥、三哥都在,脸色都不太好。
“老四,你都知道了?“大哥问。
“知道了。“郑昊点头。
“这东村的人太过分了!“二哥气愤地说,“咱们不能就这么算了。“
“对,得给他们点颜色看看。“三哥也说。
“不用。“郑昊平静地说,“他们想闹就让他们闹,咱们做好自己的事就行。“
“可是老四......“大哥担心地说,“这样下去,村里人会有想法的。“
“不会的。“郑昊说,“村里人都知道我是什么样的人。再说了,婚礼还没办呢,到时候他们就知道了。“
“什么意思?“二哥问。
“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郑昊神秘地笑了笑。
傍晚的时候,村里传来了更多的议论声。有人说郑昊做得对,有人说郑昊确实有点铺张,还有人在观望。
小卖部门口,几个村民在议论。
“我看老四做得没错啊,人家有钱,花自己的钱怎么了?“
“可是东村那边说得也有道理,现在提倡勤俭节约......“
“什么勤俭节约,他们就是眼红。“
“话也不能这么说,上百桌酒席,确实有点多了。“
“多什么多,老四请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能不多吗?“
“就是,听说连海军司令都要来呢。“
“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我儿子在老四厂里干活,亲耳听老四说的。“
“那...那可了不得。“
议论声传到了郑家,母亲有些担心。
“老四,要不咱们把规模缩小一点?“母亲说,“别让人家说闲话。“
“妈,不用。“郑昊说,“该怎么办就怎么办,我不会改变。“
“可是......“母亲还想说什么。
“妈,您相信我。“郑昊认真地说,“等婚礼那天,所有的流言蜚语都会不攻自破。“
“那好吧。“母亲叹了口气,“我就听你的。“
夜深了,郑昊躺在床上,想着今天的事。东村那些人越来越过分了,但他不在乎。
他知道,真正的较量还没开始。等婚礼那天,当李司令、当县长市长、当那些老同事都来了,东村那些人就会知道,他郑昊不是他们能随便诋毁的。
而且,他还有一个计划。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说,等时机成熟了,自然会水落石出。
进入腊月,天气越来越冷了,但西尧村却越来越热闹。
村里到处都在忙活着准备婚礼的事。村口搭起了彩门,红绸子在风中飘扬。村委会的大院也被借来摆酒席,工人们正在搭棚子。
“老四,你看这彩门怎么样?“大哥站在村口,指着刚搭好的彩门问。
郑昊抬头看了看,红色的彩门上写着“百年好合“四个大字,两边挂着大红灯笼。
“挺好的。“郑昊点头,“大哥辛苦了。“
“辛苦什么,都是应该的。“大哥笑了,“对了,厨师班子也联系好了,李师傅带着十几个徒弟,明天就到。“
“那就好。“郑昊说。
“还有酒席用的桌椅板凳,我从镇上借了一百套。“大哥说,“应该够用了。“
“够了够了。“郑昊说。
正说着,村口传来汽车的声音。一辆卡车开了进来,车上装满了东西。
“这是什么?“郑昊问。
“酒水和食材。“三哥从车上跳下来,“我从县城采购回来的。老四你看,茅台酒二十箱,青岛啤酒五十箱,还有各种食材,光猪肉就买了五百斤。“
“这么多?“郑昊有些吃惊。
“不多不多。“三哥说,“上百桌酒席,这些还不一定够呢。我还订了一百只鸡、五十条鱼,明天会送来。“
“三哥辛苦了。“郑昊说。
“不辛苦。“三哥笑了,“对了,账本我都记着呢,回头给你看。“
“不用看,我相信你。“郑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