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渐浓。
东村农机厂的院子里,老陈站在办公室门口,看着工人们忙碌的身影,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
“老陈,上个月的账出来了。“会计拿着账本走过来,“你猜怎么着?“
“赚了?“老陈试探着问。
“不光赚了,还赚了不少!“会计兴奋地说,“给西尧重工做配套零件,一个月挣了八千多块钱!扣掉成本,净赚三千!“
老陈一把抢过账本,仔细看着。
真的是三千块钱!
要知道,去年一整年,东村农机厂都在亏损。工人们工资都发不出来,眼看着就要倒闭了。
没想到,跟西尧重工合作才两个月,就扭亏为盈了。
“这还是刚开始。“会计继续说,“郑厂长说了,下个月订单还要增加。到时候咱们的收入能翻倍!“
老陈坐下来,点了支烟,深深吸了一口。
烟雾缭绕中,他想起了去年的那些事。
当初,他眼红西尧重工的发展,处处跟郑昊作对。砸招牌、贴大字报、散布谣言......什么损招都使过。
结果呢?
人家郑昊不仅没垮,反而越做越大。而他自己,把厂子搞得一团糟,差点关门大吉。
最后还是郑昊大人不记小人过,主动提出合作,给了他一条活路。
“老陈,你说郑厂长是不是傻?“会计突然问,“咱们以前那么对他,他居然还愿意帮咱们。“
“他不傻。“老陈摇摇头,“他是有格局。“
“格局?“
“对,格局。“老陈掐灭烟头,“人家想的不是自己赚钱,而是带动大家一起赚钱。咱们富了,能给他提供质量好的配套零件。他的产品质量上去了,订单就更多。这叫共赢。“
会计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再说了,“老陈继续说,“人家这么做,也是在树口碑。你看现在,谁提起西尧重工,不竖大拇指?这比打广告强多了。“
“那咱们得好好干,不能给人家丢脸。“会计说。
“那是自然。“老陈站起来,“走,去车间看看。质量必须保证,不能出一点差错。“
两人来到车间,工人们正在加工零件。
老陈走到一个工人旁边,拿起一个刚加工好的齿轮,仔细检查。
“老张,这个齿轮的精度怎么样?“
“按郑厂长给的标准做的,误差不超过0.05毫米。“老张自豪地说,“我都检查三遍了,保证没问题。“
“好。“老陈点点头,“就要这样。咱们现在是给西尧重工做配套,质量必须过硬。人家信任咱们,咱们不能砸自己的招牌。“
“放心吧老陈,大家都明白。“老张说,“现在工资按时发,奖金也有,谁还会偷懒?“
老陈拍拍他的肩膀,继续往前走。
车间的气氛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以前,工人们干活磨磨蹭蹭,能偷懒就偷懒。因为厂里效益不好,工资经常拖欠,大家心里有怨气。
现在不一样了。跟西尧重工合作以后,订单稳定,工资按时发,还有奖金。工人们干起活来,精神头十足。
“老陈,郑厂长来了。“门卫跑进来报告。
老陈赶紧迎出去。
郑昊骑着自行车,刚到厂门口。
“郑厂长,稀客啊!“老陈热情地招呼,“快进来坐。“
“老陈,来看看你们的生产情况。“郑昊停好车,跟着老陈往里走。
“最近怎么样?订单完成得如何?“
“完成得挺好。“老陈笑着说,“上个月交付的零件,你们那边反馈怎么样?“
“质量不错。“郑昊点头,“比我预期的还要好。看来你们是用心在做。“
“那是必须的!“老陈拍着胸脯,“你们信任我们,我们不能让你们失望。“
两人来到车间,郑昊仔细查看了几个零件。
“精度很好。“郑昊满意地说,“保持这个水平,咱们的合作就能长久。“
“郑厂长,我有个想法。“老陈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出来,“咱们能不能扩大合作规模?我想多招几个工人,增加产能。“
“你有这个想法,我当然支持。“郑昊说,“不过扩大规模,就意味着要投资设备。你们厂资金够吗?“
“不够。“老陈老实说,“我算了算,要是买新设备,至少得两万块钱。厂里现在拿不出来。“